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险衅——密祖母年高
B.有暇讲学忘疲——刘病日笃
C.臣尽节于陛下日长——非独蜀人士所见
D.齐桓得管仲霸——渔夫莞尔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创夷。稍迁偏将军。

  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进封安丰侯。

  孙休即位,与张布谋,欲诛孙綝,布曰:“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休召奉告曰:“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奉曰:“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休纳其计,因会请綝,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之,苞以征还。建衡三年,卒。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于临川。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

(1)

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每斩将搴旗,身创夷     被:遭受

B.

诸葛恪率军之        拒:拒绝

C.

帅麾下三千人进       径:直接

D.

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之  间:离间

(2)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拒秦

[  ]

A.

骁勇为小将

B.

奉为虎威将军

C.

有陛下兵诛之也

D.

皓追前出军事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年少时即骁勇善战,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征战,作战勇敢。

B.

魏国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抗。将领们都认为敌人会望风而逃,只有丁奉以为不然,认为应该积极备战。

C.

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去迎接,与敌人追兵在高亭作战,丁奉手持长矛,冲入敌阵,杀敌数百,缴获无数,因而被封大将军。

D.

孙休即位,召丁奉谋划杀孙綝,丁奉认为孙綝兄弟党羽很多,要利用腊会来诛杀孙綝,后来孙休采纳了丁奉的建议,除掉了孙綝。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课内文言文

1.对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纵一苇之所(往)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崖石有阁曰松风阁(靠近)    ⑤若无罪而死地(走向)

为小渠(渐渐地)            ⑥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瞒)

⑦天下之欲其君者……(憎恨)  ⑧此惟救死而恐不(供养)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⑥⑧     C. ①②⑤⑥         D. ②④⑦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B.

C.              D.

4.下列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余光绪己亥四月          ②周缭垣

吾一日长乎尔            ④毋吾

⑤则何哉                  ⑥吾力足举百钧

⑦明教我                  ⑧申之孝悌之义

A. ①②相同,⑤⑥不同           B. ③④相同,⑥⑦不同

C. ②⑤相同,③⑥不同           D. ①③不同,⑥⑧不同

5.下列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③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      ④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⑤鼓瑟希,铿尔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

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⑧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④⑥⑦⑧

C. ②④⑥⑦⑧           D. ②③④⑤⑦

6.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 望武昌                 B. 顺流而

C. 侣鱼虾而麋鹿           D. 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

7.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客有吹洞箫者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百姓之不见保

D.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8.翻译。(4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课内文言文
小题1:对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纵一苇之所(往)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崖石有阁曰松风阁(靠近)   ⑤若无罪而死地(走向)
为小渠(渐渐地)           ⑥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瞒)
⑦天下之欲其君者……(憎恨) ⑧此惟救死而恐不(供养)
A.①③⑤⑦B.③④⑥⑧C.①②⑤⑥D.②④⑦⑧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B.
C.D.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B.
C.D.
小题4:下列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余光绪己亥四月         ②周缭垣
吾一日长乎尔           ④毋吾
⑤则何哉                 ⑥吾力足举百钧
⑦明教我                 ⑧申之孝悌之义
A.①②相同,⑤⑥不同B.③④相同,⑥⑦不同
C.②⑤相同,③⑥不同D.①③不同,⑥⑧不同
小题5:下列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③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     ④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⑤鼓瑟希,铿尔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
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⑧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A.①②④⑤⑥B.①④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D.②③④⑤⑦
小题6: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望武昌B.顺流而
C.侣鱼虾而麋鹿D.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
小题7: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客有吹洞箫者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百姓之不见保
D.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小题8:翻译。(4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课内文言知识(共12分)

7.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未量(轻易)                      云气,负青天(直上云霄)

B、岂得杀身自(献出)                  秦贪,其强(凭借)

C、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特意)    与秦相较(倘若)

D、此言之(适宜,得当)                岂伶人也哉(只,仅仅)

8.下列各项的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A、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B、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9.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梁君臣之首  ②琴书以消忧 ③谨拜表以 ④此天之我 ⑤朝夜弦,为秦宫人

⑥单于其节    ⑦亦使后人而复后人也   ⑧则获邑,大则得城   ⑨垣墙周庭 

⑩宾主尽东南之

A、①⑤⑨/②④⑥/③/⑦/⑧⑩                B、①⑤⑥/②/③④/⑨/⑦⑧⑩

C、①⑤/④⑨⑧/⑥/②③/⑦⑩                D、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⑩

10.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垣墙周庭,当南日(表目的的连词,来)   勇气闻于诸侯(用)

B、其远无所至极耶(表因果关系)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表并列关系)

C、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           苟以天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D、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彼奚适也(将要)

11.下列各句中固定结构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为什么要……呢?)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难道是……吗?)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是故:因此)

12.下列各项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C、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D、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