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于文学常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逊飘流
      记》。
B、我国文学史上所说的“风骚”,“风”指的是《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我
      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抒情诗,与北朝《木兰诗》合称“乐府双壁”。
D、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
      是民主战士。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文坛的一股清风

  ①报载,青年女作家李勤写了一篇文章,对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恐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李勤说,梁晓声是她所敬重的作家之一,却写出了令人“恐惧”的《恐惧》,实在是一个辛辣的讽刺。随后,梁晓声在致李勤的公开信中表示:“我从报上看到你的文章后,剪了下来,夹在书中,予以保留。我至少看过三遍,每看一遍,都引我思考一些问题。”由此他感到自己创作上有“误区”,毅然放弃了原来的两套“三部曲”(“荒诞三部曲”和“金钱三部曲”)的计划,尽管“荒诞三部曲”之二,已写了近15万字,也断然搁置不再续写。

  ②这在浮华、浮躁的文坛上,扬起一股清新的风,沁心的风。

  ③我没有读过《恐惧》。据报上介绍,写的是一出卖色相求财的丑剧。其中所涉及的恐怖、残忍、丑恶、下流的情节,触目惊心,以致李勤读了会产生“另一种恐惧”。我想,这里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文艺如何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的问题。假恶丑是真善美对立的存在,文艺要真实地表现生活,既要反映真善美,也不能回避假恶丑。然而,“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文艺是一种美的创造,好的文艺应该是美的文艺。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城,就得化为艺术美。文艺家的功力,就体现在这一“化”上。应该说,梁晓声对此是有所注意的。他说,他的两个“三部曲”的基调,一开始就定格在“审丑”的坐标上。“审丑”,就是要化丑为美。不过,意识到的不一定都能做到。因为,要“审丑”,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要拥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并据此对生活丑进行集中提炼与批判否定,二是对“丑”的描述揭示要把握好一个限度。否则,就不是“审丑”,而是“展丑”。梁晓声说,他是毫不留情毫不妥协地把社会的溃疡揭示给人们看。在这里,也许他关注丑多了一点,同时而忽视了更应该记住美。而离开了审美理想、审美判读,丑就不能化为美,也就离文艺之道远矣。

  ④梁晓声的可贵,在于他一得到提醒,哪怕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意见,就认真思考,公开表示接受批语,并以实际行动搁笔不再续写“荒诞”。这种严于自律,从善如流的态度,对比文坛上那种自我陶醉,自我炫耀,迷恋“文章是自己的好”,一听批语就跳就叫的混浊现象,无疑是一股清风。

  ⑤继梁晓声的公开信之后,又高兴地看到了张承志的《文责初检》,对他自己写作上的错误与败笔进行清点“清算”。他觉得他的知识修养体系中存在着很多毛病,“谨向读者致歉!”并“将常怀自警,时时清算自己的文责”。这份“检讨书”,表明自省自律、自我批评的清新之风,正从我们一些不甘心“庸”“末”的富有大气的作家身上散发开来,它将驱散那种浮华、浮躁、庸俗、混浊之气,使文坛更多正气、更具生气。

  ⑥自然,批评者应当像李勤那样,批评既是尖锐的,又是实事求是的.与人为善的。泼脏水式的所谓批评,是不足取的。不过,这非本文所要论述的了。

1.①青年女作家李勤批评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恐惧》令人恐惧。她恐惧的是什么?②面对李勤的批评,梁晓声感到自己创作有“误区”,他所说的“误区”又是指什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说梁晓声毫不妥协地揭示社会溃疡时“也许他关注丑多了一点”,这句话实际指的是什么?②为什么作者在肯定梁晓声勇于接受批评,严于自律,从善如流之后,还要写到张承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说“这非本文所要论述的了”,既然非本文所要论述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项有

[  ]

A.“这在浮华、浮躁的文坛上,扬起了一股清新的风、沁心的风。”句中的“这”指的是青年女作家李勤敢于写文章批评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恐惧》。

B.文学作品要揭露社会的溃疡,但必须拥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并据此对社会溃疡进行集中提炼与批判否定。

C.梁晓声严于自律,从善如流,张承志对自己写作上的错误与败笔进行清点“清算”,在文坛上扬起了一股清风,这股清风将驱散那种浮华、浮躁、庸俗、混浊之气,使文坛更多正气,更具生气。

D.文艺如何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问题,这在文坛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审丑,还是展丑,与作家是否深入人生活密切相关。

E.第五段中“浮华、浮躁、庸俗、混浊之气”是指文坛中那些描写“荒诞”,自我陶醉,自我炫耀,迷恋“文章是自己的好”,一听批语就跳就叫等混浊现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言基础知识(共8分)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  ②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品行不好,无耻)  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推测,估计)  ⑦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⑩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⑾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A.①②④⑤⑦⑧⑩⑾     B.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③⑤⑥⑨⑩⑾⑿     D.④⑤⑥⑦⑧⑨⑾⑿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4)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A.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D.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赢粮而景从

    ①吾从而师之   ②却匈奴七百里     ③长余佩之陆离     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⑧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⑩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③⑩   B.②③⑤⑥   C.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喙、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同样是不合理的。

1.概括首句要点必不可少的几项是

①研究物种起源的背景

②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

③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

④对物种起源的推断

⑤对错误学说的批判

⑥对物种起源的不同认识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⑤⑥

2.关于物种起源问题,达尔文做出了什么结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只填首尾四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所用的论据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的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生物的变异,难以令人满意。

B.生物的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而来的;外部环境不是惟一引起物种变异的原因。

C.生物是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的;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槲寄生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是不合理的。

D.生物的种是生物经历变异演变而来的;仅以外部环境来解释啄木鸟和槲寄生的变异是不合理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封锁开放了。“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   )时间与空间。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电车当当当往前开了。宗桢(   )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翠远偏过头去,只做不理会。他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电车加足了速力前进,黄昏的人行道上,卖臭豆腐干的歇下了担子,一个人捧着文王神卦的匣子,闭着眼霍霍地摇。一个大个子的金发女人,背上背着大草帽,露出大牙齿来向一个意大利水兵一笑,说了句玩笑话。翠远的眼睛看到了他们,他们就活了,只活那么一刹那。车往前当当地跑,他们一个个的死去了。

翠远烦恼地合上了眼。他如果打电话给她,她一定管不住她自己的声音,对他分外的(   ),因为他是一个死去了又活过来的人。

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先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   )的梦。

开电车的放声唱道:“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可怜啊可怜……”一个穷婆子慌里慌张掠过车头,横穿过马路。开电车的大喝道:“猪猡!”

吕宗桢到家正赶上吃晚饭。他一面吃一面阅读他女儿的成绩报告单,刚寄来的。他还记得电车上那一回事,可是翠远的脸已经有点模糊——那是天生使人忘记的脸。他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可是他自己的话他记得很清楚——温柔地:

“你——几岁?”慷慨激昂地:“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

(张爱玲《封锁》节选)

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合适的词语是哪组(    )(3分)

A.切断忽然热情不近情理                  B.隔断突然热烈不可理喻

C.隔断忽然热情不近情理                  D.切断突然热烈不近情理

2.“封锁开放了。‘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   )时间与空间。”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仅做现实性陈述,说明封锁结束了。

B.照应前文,首尾呼应,使叙事集中在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以陌生化来透视现实。

C.暗示生活从非常态回到了常态。

D.引起下文情节发展,同时照应下文“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

3.“宗桢(   )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翠远偏过头去,只做不理会。他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对这句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翠远这时已经识破了宗桢的逢场作戏,以为他没有一点真情。

B.翠远瞬间的激情已经消失,不再对宗桢有任何幻想和眷恋。

C.两人在封锁结束后,突然意识到事情的突兀和可笑,作为女性维护自身尊严的需要和害羞心理,于是决定将这件事忘掉。

D.封锁结束也是两人非正常情感发展的结束。

4.对于“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发生的一切,等于没发生。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   )的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实面前,翠远终于认识到两人情感的错位:自己的多情,宗桢的调情。

B.她明白他的意思了:作为有妇之夫,他不能陷她于世人不齿的境地,而应该将感情压抑埋藏。

C.在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里,她和他突然发现了自身缺乏的许多东西,并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我,于是产生了恋情,但当这个空间消失了,这恋情也就随之消失了。

D.体现了战乱浮世中生存的人们的无奈、无助和空虚的心情。

5.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山东乞丐的歌谣:“可怜可怜啊!一个人啊没钱!”有什么喻意,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穿插并行并最终将这个歌谣当丧钟敲响,具有反讽意味。

B.乱世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生存而非思想和精神,情感是奢侈的,思考是多余的。

C.对于穷困和无助,人们只做表层上的怜悯,有的也只是旁观者的冷漠和学舌。

D.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言基础知识(共8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 ②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品行不好,无耻) 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推测,估计) ⑦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⑩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⑾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A.①②④⑤⑦⑧⑩⑾

B.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③⑤⑥⑨⑩⑾⑿

D.④⑤⑥⑦⑧⑨⑾⑿

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4)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A.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D.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赢粮而景从
①吾从而师之  ②却匈奴七百里    ③长余佩之陆离    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⑧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⑩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③⑩

B.②③⑤⑥

C.④⑦⑧⑨

D.④⑤⑥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言基础知识(共8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 ②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品行不好,无耻) 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推测,估计) ⑦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⑩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⑾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A.①②④⑤⑦⑧⑩⑾B.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③⑤⑥⑨⑩⑾⑿D.④⑤⑥⑦⑧⑨⑾⑿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4)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A.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D.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不相同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赢粮而景从
①吾从而师之  ②却匈奴七百里    ③长余佩之陆离    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⑧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⑩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③⑩B.②③⑤⑥C.④⑦⑧⑨D.④⑤⑥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李德顺

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②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③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⑤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⑥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像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

⑦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

⑧ 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不要把它们看做是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

⑨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11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绝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                                (选自《北京日报》  有节删)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好好保持传统的“精华”,坚决摒弃“糟粕”。

B.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求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

D.总观全文,作者对精华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文化,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E.作者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说要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而不是口头上的“弘扬”传统文化。

16.对文中的“实体性”、“价值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价值性”是说无论“精华”或“糟粕”均有其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B.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一切拿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精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糟粕”;“价值性”是说以我们一定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把“精华”与“糟粕”一一找出来,让后人好好保持与弘扬。

C.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价值性”是说应以自身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而“实体性” 则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

D.对“实体性”和“价值性” 不同理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合理,后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

17.文中第6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8.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