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
D.有卷天下,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随着四十我年来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了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首先,它体现在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提高上,例如供热、照月、能量管理,火、安全和通道控制。这就是计算机控制或自动建筑的理念。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早期,智能建筑的理念在美国发生了第二次乃至更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和亚洲设计、建造了第一批把自动化和信息化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自动化和信息智能建筑的许多创造性工作已经完成。20世纪80年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一个工同因素是最好地利用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价值。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智能建筑的数量及其整体智能水平得到了稳步增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建筑供应商和使用者正日益关注和挖掘智能建筑的优点。随着对基于网络通讯协议的新型开放标准的广泛应用,现在的定位是在全球快速推广智能建筑的使用和建造。

如果智能建筑后面是信息和科技的需求,那么推动智能建筑发展的应该是社会和道德动力。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类行为对当地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被关注,人们掀起了有组织的绿色建筑运动。绿色建筑的早期倡导者强烈地受到诸如Schumacher的思想家们的影响,这些思想家号召简单、低消费的生活方式。

这些关注正在日益全球化。它们强调为了保证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未来,应采取必要的行动解决诸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改变等问题。建筑及建筑环境对环境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大多数国家,建筑物制造大约50%的二氧化碳,因此以实际行动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性能的需求是鉴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个相对缓慢的开始之后,绿色建筑运动在世界许多地方有了一个较好的势头,出现了一系列衡量和比较绿色建筑性能的标准,重要的是许多国家把这些标准并入建筑规范和设计标准, 这是建筑设计和性能标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绿色建筑由于其强调建筑结构因素,并试图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积极智能性”的应用,提高建筑性能,广泛受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欢迎。在过去的十年里,绿色建筑得到了发展,建筑性能提高的焦点已经超越了其定义中的“绿色”,而向一个更广泛的方向“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建筑就是要最好地应用可用资源,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本文有删节)

1.请提取划线句子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

    答: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供热、照明、安全通道等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变化。

    B.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智能建筑,全球建造、使用智能建筑的速度已经加快。

    C.思想家们简单、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启迪了“绿色建筑”初期的倡导者。

    D.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与人类行为及建筑环境密切相关。

3.请结合所给图表说明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可不出现数字)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新建绿色建筑(处)

0

45

267

331

407

面积(百万平方英尺)

8

51

78

113

    答:                                                                        

4.下列关于“绿色建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绿色建筑”是指 最有效地兼顾设计性能和需求的建筑。

    B.“绿色建筑”是指让可用资源最充分地发挥其功用的建筑。

    C.“绿色建筑”是指符合环保和信息化要求以增加价值的建筑。

    D.“绿色建筑”是指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建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

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即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将推动着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善。

下列对“愉快教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对传统教育方法全部更新的教育思想体系。

B.愉快教育就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乐学”的治学精神。

C.愉快教育就像吃饭时的食欲一样,只有激发了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接受。

D.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对划线句子中“时代特征”这一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中力求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的发展趋势。

B.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融合的要求。

C.愉快教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破碎阶段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D.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新趋势。

下列对愉快教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

B.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C.能够保证劳动技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D.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教师中心说”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B.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观点。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其参与教学活动,符合愉快教育的观点。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在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病,隆然伏行——偻:曲背
B.旦硕茂,早以蕃——实:果实
C.根拳而土——易:更换
D.尔植,督尔获——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B.爪其肤验其生枯——不赂者赂者丧
C.他植者不然——居曰:不吾知也
D.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尔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颇富智慧和哲理方面的情趣。
B.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题名为“传”,而实际上是寓言。从文体和写法上看,新颖活泼,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重在说教。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属与贼期         期:期限    

B、贼乃敛兵止       敛:搜刮

C、冒白刃伏萌身上   冒:冒险             

D、狱无系囚         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仲为贼所杀                   困顿不知所为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         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D、所至皆理                     不知所问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                  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      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5.把文中画先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4分)

                                                                                                                                                  

(2)贼人见其至诚,哀而遣之。(2分)

                                                                              

6.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完成文后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树之以桑
B、斯天下之民至焉
C、弃甲曳兵而走
D、无乃尔是过与
2、下列句子当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下面的划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
A、涂有饿莩而不知——春心莫共花争
B、弃甲曳而走——斩木为
C、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亦走也——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数罟不入洿池——数罟:________________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莩:________________
(3)养生丧死无憾——养生:________________
(4)天下之民至焉——斯: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讳滨,叔父鸿,皆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4],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7],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大好官也。”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会开博学鸿词科,即君    事无不

    B.祖讳笱,讳滨            其自远来县治

    C.及陕,遭父丧归          年四十,遂绝意仕宦

    D.足迹东南山水佳处皆遍    必随园投诗文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贫游幕四方        试铜鼓赋

    B.考喜,人官舍        大好官也

    C.著才矣,仕卒不进    君仕虽不显,世谓百余年来

    D.后进少年诗文一言美  见人善,称不容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巡抚金公敛一见异之    B.以自喜其意

    C.皆知贵重之            D.试匿名访诸野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记述清朝文学家袁枚的才学、品德及政绩。行文中虽有作者对墓主敬仰之情的流露,但全文基本上保持着史传文字的客观冷静风格。

B.袁枚虽然仕宦不显,但政绩不俗。作者对其政绩的记述既有简笔点染,也有工笔细描,是全文写作的着力之处。

C.文章首段不避繁琐,列述袁枚被举应博学鸿词科试、中顺天乡试、成进士,主要用意 在于借其科举表现侧面衬托袁枚的才具不凡。

D.受传统科举仕宦思想影响,作者和当时的人都为袁枚身兼德才而仕途不进这一事实表示遗憾,甚至为袁枚抱屈。但从今天看来,这未始不是成就袁枚文学地位的幸事。

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2)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