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下面语句空缺处一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些科学家认为①动物游戏是为了“自娱自乐②而“自娱自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③越是进化程度高④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A”,
B,” 
C”, 
D,”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①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
②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
③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样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地位很不高,“九儒十丐”,与讨饭花子名列排行榜之尾,让人很不提气。可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却能够使黄鹤楼屹立于武汉三镇。虽然这其间,几度沧桑,多次废兴,还休要看不起文人,正是这诗,才使黄鹤楼千年不倒。要没有崔颢的诗,对不起,这座楼恐怕早就完了。
④诗只八句,其实好读好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誉之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千古传诵,深入人心,以致人们能够习惯鹤去楼空的怅惘,而绝不能承受诗存楼无的遗憾。
⑤这首诗,即使在唐代,崔颢刚一落笔,便不胫而走,很快就遐迩闻名,广为人知。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后,突然涌上来赋诗一首的欲望,但见了崔先生的这篇作品之后,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大诗人虽是一个狂得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但他承认人家写得好,叹了口气,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出,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向后转,退出这场竞赛。
⑥崔颢的诗,让李白十分赞赏,同时启发了他的诗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点较劲的意思,这位唐代第一诗人,先后套崔先生的诗路,写过两首诗。第一首为约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犹未尽的李白,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期间,又作了一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方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⑦大家巨匠不害怕重复别人,即使仿作,摹描的痕迹仍在,但却因自己的才气,而能写出与崔作工力相敌、未易甲乙的佳构。尽管如此,李白的这两首力作,终究压不倒崔颢之绝唱。由此可见,崔颢的《黄鹤楼》,无论在当世,还是在后代,那在文学史上的不朽价值,是不由分说的,是毋庸置疑的,这才叫真正的传世。
⑧五十年代,建国初期,修建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时候,嫌武昌的原黄鹤楼碍事,拆了。在很长一段岁月中间,武汉有黄鹤楼之名,而无黄鹤楼之实。拆楼以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动手重建,一直拖着,没有说修,但也从来没有人敢说一声从此不修黄鹤楼。最后,到底将楼修了起来,而且修得更堂皇。
⑨现在这座巍峨的仿古建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起来的,成为武汉三镇一个亮丽的景点,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在促成这座名楼再现武汉三镇的诸多因素当中,应该看到,崔颢的诗,是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诗在,则楼必存。文学,虽说是很小儿科的东西,但有时候,秤砣虽小,力拔千斤。
⑩一首不朽的诗,使一座建筑物安然无恙地流传千古,哪怕拆了还得再建,证明了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
【小题1】填写第⑥段空缺的诗作名《_____   》(1分)
【小题2】第②段文字的标点使用不当,一“逗”到底。请从九处逗号中选出三处加以修正(写出序号,填上修正后的标点)。(3分)
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1), 实在太家喻户晓(2), 太脍炙人口(3), 结果(4), 反宾为主(5), 主次颠倒(6), 倒不是这首诗(7), 因楼而名(8), 而成了这座楼(9), 因诗而存。(3分)
【小题3】第⑨段加点词“定盘星”,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       。(2分)
【小题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正是因为崔颢的诗,才根本性地改变了文人“九儒十丐”的历史地位。
B.引述沈德潜、严羽的诗评,是为了强调古人“诗存楼无”的千古遗恨。
C.李白诗作中虽也提及过黄鹤楼,但并没有留下直接描写其景致的诗作。
D.黄鹤楼屡废屡建,直至重修得堂皇亮丽,才能够成为武汉的人文景观。
【小题5】从全文看,文题“千古黄鹤”蕴含了两层涵义,请具体阐述。(4分)
(1)_____                      (2)_____                         
【小题6】请联系课文所学内容,另举一例,论证“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限150字内)。(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①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
②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
③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样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地位很不高,“九儒十丐”,与讨饭花子名列排行榜之尾,让人很不提气。可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却能够使黄鹤楼屹立于武汉三镇。虽然这其间,几度沧桑,多次废兴,还休要看不起文人,正是这诗,才使黄鹤楼千年不倒。要没有崔颢的诗,对不起,这座楼恐怕早就完了。
④诗只八句,其实好读好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誉之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千古传诵,深入人心,以致人们能够习惯鹤去楼空的怅惘,而绝不能承受诗存楼无的遗憾。
⑤这首诗,即使在唐代,崔颢刚一落笔,便不胫而走,很快就遐迩闻名,广为人知。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后,突然涌上来赋诗一首的欲望,但见了崔先生的这篇作品之后,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大诗人虽是一个狂得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但他承认人家写得好,叹了口气,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出,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向后转,退出这场竞赛。
⑥崔颢的诗,让李白十分赞赏,同时启发了他的诗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点较劲的意思,这位唐代第一诗人,先后套崔先生的诗路,写过两首诗。第一首为约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犹未尽的李白,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期间,又作了一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方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⑦大家巨匠不害怕重复别人,即使仿作,摹描的痕迹仍在,但却因自己的才气,而能写出与崔作工力相敌、未易甲乙的佳构。尽管如此,李白的这两首力作,终究压不倒崔颢之绝唱。由此可见,崔颢的《黄鹤楼》,无论在当世,还是在后代,那在文学史上的不朽价值,是不由分说的,是毋庸置疑的,这才叫真正的传世。
⑧五十年代,建国初期,修建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时候,嫌武昌的原黄鹤楼碍事,拆了。在很长一段岁月中间,武汉有黄鹤楼之名,而无黄鹤楼之实。拆楼以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动手重建,一直拖着,没有说修,但也从来没有人敢说一声从此不修黄鹤楼。最后,到底将楼修了起来,而且修得更堂皇。
⑨现在这座巍峨的仿古建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起来的,成为武汉三镇一个亮丽的景点,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在促成这座名楼再现武汉三镇的诸多因素当中,应该看到,崔颢的诗,是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诗在,则楼必存。文学,虽说是很小儿科的东西,但有时候,秤砣虽小,力拔千斤。
⑩一首不朽的诗,使一座建筑物安然无恙地流传千古,哪怕拆了还得再建,证明了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
1.填写第⑥段空缺的诗作名《_____   》(1分)
2.第②段文字的标点使用不当,一“逗”到底。请从九处逗号中选出三处加以修正(写出序号,填上修正后的标点)。(3分)
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1), 实在太家喻户晓(2), 太脍炙人口(3), 结果(4), 反宾为主(5), 主次颠倒(6), 倒不是这首诗(7), 因楼而名(8), 而成了这座楼(9), 因诗而存。(3分)
3.第⑨段加点词“定盘星”,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       。(2分)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正是因为崔颢的诗,才根本性地改变了文人“九儒十丐”的历史地位。

B.引述沈德潜、严羽的诗评,是为了强调古人“诗存楼无”的千古遗恨。

C.李白诗作中虽也提及过黄鹤楼,但并没有留下直接描写其景致的诗作。

D.黄鹤楼屡废屡建,直至重修得堂皇亮丽,才能够成为武汉的人文景观。

5.从全文看,文题“千古黄鹤”蕴含了两层涵义,请具体阐述。(4分)
(1)_____                      (2)_____                         
6.请联系课文所学内容,另举一例,论证“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限150字内)。(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 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 “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_______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粗词“性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2题(22分)

孟浩然的疏离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1)

《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的渡口,到月下□□的松径,似乎不过是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前后平仄两组韵脚把诗切割为两个部分,照应了时空转化;作为过渡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平淡的叙述中,同样让人感到“切割”的意味:诗人仿佛正把自己从喧闹的尘世中剥离出来,投身于另一个寂静而不免于荒凉的世界。(2)

在孟浩然的诗集里,这种与世间疏离的感觉随处可见。孟浩然诗歌的取材,比诸其余盛唐诸大家,未免狭隘,除了他精擅的山水诗之外,差不多就是一首一首的送别诗了。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些诗里,一如“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的意境,“君”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这样的比照,时常跳出。这虽是送别诗套数,在所存无几的孟浩然诗作中,用得未免也频密了点:(3)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 ――《送友人之京》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这些诗句里,青云与青山,水国与京华,“君”与“我”的剥离,似乎不仅在眼前的旅途,而在于他们的人生目标根本背道而驰。若把“君”看作入世者,那个“我”自然成了避世者;前者准备“兼善天下”,后者准备“独善其身”。“我”对“君”的心态也颇可玩味。《鹪鹩赋》乃是张华所作,赋前序云:“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以“鹪鹩赋”对“王佐才”,既有谦抑之态,又有自得之情;以“乘槎客”对“失路人”,自得之情更是宛然。(4)

闻一多说:“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他认为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这项矛盾在他身上并不太显著。他举“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例,赞扬孟浩然止于羡鱼而并不结网,是难得的一贯,超出他的时代。(5)

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恰作于孟浩然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同时他还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这类句子。其实,那个“羡鱼”而不“结网”的姿态,恰是孟浩然矛盾行止的最佳写照。(6)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从前那些诗人们的作品里,每每颠倒了过来,或者说,诗中所表达的理想时常与他们现实的身份形成反差――穷时幻想兼济天下,达时渴望退步抽身。对与孟浩然同时代的诗人们来说,功名富贵是一种正大光明的追求。李白入京求官时,会大方地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张九龄功业极盛之时,诗作表达的反而都是恬淡之情、归隐之志。孟浩然呢?他并非没有入世之热望,却又始终不肯、不敢或者不能放弃出世的姿态。他不曾经历大进大退、大起大落的跌宕,而是把身形凝固在了提步将迈不迈的一瞬。(7)

关于他的那个著名传说,似乎是他这种“两头不着”的境况的写照: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8)

因友人引荐而忽然有了“面圣”的奇遇,朗诵的却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不但“明主”不悦,“故人”也不见得欢喜。联系到他后来终于没能留任张九龄幕府,这究竟是自觉的选择,还是背运的笑料,真是难说得很。(9)

要说谁最好地“解决”了出世入世的矛盾,那一定不是孟浩然,而是王维。荣与辱,进与退,王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看破的也都看破了,所以他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孟浩然的恬淡里仍然有焦灼:“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10)

孟浩然是幸运的,他不曾经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流离,不曾经历李白暮年流放夜郎的狼狈,甚至不曾经历王维身陷贼中的尴尬,他生死河山全盛时。但也因为他总是提步又止,不曾真真切切的去“走上一遭”,他与“外面”的世界始终疏离。不够丰富的人生与对世间有限的关照,确实限制了他的创作。我们不能不欣赏他那些精妙自然的篇章,但如以现存诗作而论,则不免于单调。一些诗意,有类一桶水倒来倒去。他与王维齐名并尊,但王维诗从体裁、题材到意象丰富变化,都非他能及。(11)

6.文章第(2)段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和□□。(2分)

7.文章第(3)段划线句中“寂静”和“荒凉”不能互换,理由是          (2分)

8.文章第(4)段内容看,孟浩然觉得自己与“鹪鹩”的相似之处在于         (2分)

9.文章第(5)―(7)段中作者的观点和闻一多并不一致。闻一多认为孟浩然        

而作者则认为                。(3分)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开篇引用孟浩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孟诗中“与世间疏离”的特点。

  B.孟浩然诗歌创作取材比较狭隘,原因是他只精擅山水诗和送别诗。

  C.从孟浩然“面圣”的奇遇中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位不愿趋附权贵的的君子。

  D.文章题目中“疏离”表现的是孟浩然始终不愿与现实社会妥协的品质节操。

  E.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对孟浩然诗歌创作中的不足进行了理性客观的分析。

  F.文章大量引用了唐人诗句,旨在增添文章的文化含量,并使语言生动华美。

11.就本文来看,孟浩然的诗歌成就比不上王维的原因是              。(2分)

12.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们高中所学的课文《前赤壁赋》中,也有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前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作简要分析。(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至4题

郁孤台笑了

彭世强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⑾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 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2字)

仰望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_______郁孤台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3.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的作用,并作简要分析。

4.阅读第⑦段和第⑾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笔 墨 的 超 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来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