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jiào)对

(yān)红

(zhòng)肯

(pǐ)极泰来
B、拱(quàn) (gōng) (yé)韵 暴虎(píng)河
C、(pù)露 (xiàng)道 (pō)刀 一叶(biǎn)舟
D、垂(xián) (miào) (qiàn)夫 (qín)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十二月八号是一块试金石。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________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________、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留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滴滴答答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做着立正的姿势。________的阖上了书本,以________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

  炽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地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地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学业、校产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注:1932年1月28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侵略,作者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难(  )

泣(  )

踌躇(  )

徨(  )

(2)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

坚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B.

坚毅 镇定 沉毅 坚决

C.

沉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D.

沉毅 镇定 坚毅 坚决

(3)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说一说哪句表达效果好。

(1)A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B学生们照常默默无声地笔记着。

(2)A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真舍不得一旦离别呀!

B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4)

下面对全文或文中部分内容评价恰当的一组是

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抛处血斑斑

④情节、情感都类似都德的《最后一课》

⑤悲愤记国耻,叙议总关情

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A.

①②④

B.

④⑤⑦

C.

②④⑥

D.

①②⑦

(5)

请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层含意。

(1)我的表在衣袋里滴滴答答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2)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6)

下列对课文内容或作者观点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

“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这句话表明作者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这种精神值得歌颂。

B.

本文多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但语言描写只有“现在下课”四个字,全文笼罩在一片压抑、沉重的气氛中。这样的思想情感在今天仍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

“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这句话含蓄地表明师生们准备在日军入侵后,走向武装抗日的第一线。但这些文弱书生能否适应残酷的武装斗争令人怀疑。

D.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一句中,既用“慷慨激昂”这样的褒义词,又用“东西们”这样的贬义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那个特定时候矛盾而彷徨的心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十二月八号是一块试金石。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________________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________________、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 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留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滴滴答答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做着立正的姿势。________________的阖上了书本,以________________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 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
  炽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地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地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学业、校产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注:1932年1月28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侵略,作者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难(    )   泣(    )   踌躇(    )   彷(    )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坚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B.坚毅  镇定  沉毅  坚决
C.沉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D.沉毅  镇定  坚毅  坚决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说一说哪句表达效果好。
(1)A.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B.学生们照常默默无声地笔记着。
(2)A.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真舍不得一旦离别呀!
   B.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全文或文中部分内容评价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抛处血斑斑
④情节、情感都类似都德的《最后一课》
⑤悲愤记国耻,叙议总关情
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④
B.④⑤⑦
C.②④⑥
D.①②⑦
5.请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层含意。
(1)我的表在衣袋里滴滴答答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这句话表明作者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这种精神值得歌颂。
B.本文多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但语言描写只有“现在下课”四个字,全文笼罩在一片压抑、沉重的气氛中。这样的思想情感在今天仍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这句话含蓄地表明师生们准备在日军入侵后,走向武装抗日的第一线。但这些文弱书生能否适应残酷的武装斗争令人怀疑。
D.“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一句中,既用“慷慨激昂”这样的褒义词,又用“东西们”这样的贬义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那个特定时候矛盾而彷徨的心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尊重;办事严肃认真)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②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③总管府:朝廷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吐谷浑寇边寇:敌人
B.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寻:不久
C.在职数年,风教大洽洽:和谐
D.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杜:禁止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项是(  )(3分)
①其有滞狱,并决遣之           ②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以功进位上开府               ④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⑤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⑥为建城邑,开设学校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③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狐熙对朋友的选择极其严格,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而且还懂音律,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政通人和,广受拥戴。开皇四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4分)
(2)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3分)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尊重;办事严肃认真)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②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③总管府:朝廷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吐谷浑寇边寇:敌人
B.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寻:不久
C.在职数年,风教大洽洽:和谐
D.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杜:禁止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项是(  )(3分)
①其有滞狱,并决遣之           ②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以功进位上开府               ④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⑤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⑥为建城邑,开设学校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③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狐熙对朋友的选择极其严格,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而且还懂音律,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政通人和,广受拥戴。开皇四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4分)
(2)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3分)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权贵有嫌出位——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放纵诗酒——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D.刘宾客齐名——秦伯说,郑人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         出位:言行出格。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艰难            尚:崇尚,追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出位汝善抚之,使之肖我
B.居易母堕井死,赋《新井篇》骊山北构西折
C.居易累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久之,能足音辨人 
D.久,转中书舍人顷,持一象笏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断句(3分)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         出位:言行出格。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艰难            尚:崇尚,追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出位汝善抚之,使之肖我
B.居易母堕井死,赋《新井篇》骊山北构西折
C.居易累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久之,能足音辨人 
D.久,转中书舍人顷,持一象笏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断句(3分)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
叙小修诗
弟小修,少也慧,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①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划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蜀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①的然:鲜明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长,胆量愈廓:广大,开阔 B.文欲于秦、汉准:比较
C.见人有一语不相者肖:模仿得像 D.而或者犹以太露之病:责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予极喜其疵处直前诟虏帅失信
B.不效颦汉、魏辞楼下殿,辇来
C.故尝贫病无聊之苦举予人,如弃草芥
D.予读而悲不知东方既白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为弟弟小修的诗作序,指出小修诗作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出并阐述自己“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创作主张。
B.第二段以今之诗文不传与民间歌谣可以流传的判断,大胆批判近代蹈袭的习气,末段以《离骚》为例,连用反问,证明情至之语的重要。
C.作者认为秦汉文、盛唐诗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们对前人的超越,而小修诗“多本色独造语”的瑕疵之处恰恰就是一种创作上的超越。
D.作者认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小修与众不同的性格才情,他把贫病无奈的苦楚抒发于诗,这些诗是真情流露,虽然不雅,却可以流传于世。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的然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4分)
(2)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出位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B.放纵诗酒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D.刘宾客齐名     秦伯说,郑人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