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

A、想往  再接再励 装潢  金碧辉煌
B、疏浚  湮没无闻 寒喧  蜂涌而上
C、松弛  形将就木 神采  惹是生非
D、熨帖  真知卓见 折中  大才小用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所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②徐本素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以此取祸。

                             ——《明史》

【注】① 番禺故号烦剧:番禺从前以事物多而杂乱闻名。

   ② 布政使:明代官名,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令率不能堪           堪:胜任

B、同械其魁通衢           械:用刑具绑缚

C、其兄弟因怙势为奸         怙:依靠、依仗

D、后使者甫到            甫:刚刚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数以威福撼同         ③ 条其事奏之

 ② 辄巧诋以罪          ④ 帝不知其由

A、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其”也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其”相同

D、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也相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道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 数鞭辱县中佐吏         ② 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③ 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④ 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⑤ 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      ⑥ 笞竟始遣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同作番禺知县,不像以往县令那样处于被动局面,而是严明执法,使当地百姓能够过上稍微安定的生活。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权贵朱亮祖接受土豪贿赂,摆下酒宴向道同说情,被道同严辞拒绝。道同也因此遭到朱亮祖的报复。

C、道同虽然只是个小官吏,却敢上书谈论大臣不守法纪的事。因此,皇帝看过道同的奏本后,认为道同为人正直。但是最终,道同还是因为皇帝的命令而被错杀了。

D、道同在世时是有求必应,因此,百姓纷纷传说道同为神灵。道同死后,百姓纷纷悼念痛惜他,甚至有的百姓将道同的牌位立在家中,以寄托哀思。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 闻 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今天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战国策·燕策》

5、请用斜线为上段加线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加线文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网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小题2】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小题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④⑤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④⑤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网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2.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④⑤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①,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所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②徐本素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以此取祸。
                             ——《明史》
【注】① 番禺故号烦剧:番禺从前以事物多而杂乱闻名。
   ② 布政使:明代官名,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令率不能堪           堪:胜任
B、同械其魁通衢           械:用刑具绑缚
C、其兄弟因怙势为奸         怙:依靠、依仗
D、后使者甫到            甫:刚刚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数以威福撼同         ③ 条其事奏之
 ② 辄巧诋以罪          ④ 帝不知其由
A、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其”也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其”相同
D、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也相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道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 数鞭辱县中佐吏         ② 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③ 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④ 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⑤ 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      ⑥ 笞竟始遣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同作番禺知县,不像以往县令那样处于被动局面,而是严明执法,使当地百姓能够过上稍微安定的生活。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权贵朱亮祖接受土豪贿赂,摆下酒宴向道同说情,被道同严辞拒绝。道同也因此遭到朱亮祖的报复。
C、道同虽然只是个小官吏,却敢上书谈论大臣不守法纪的事。因此,皇帝看过道同的奏本后,认为道同为人正直。但是最终,道同还是因为皇帝的命令而被错杀了。
D、道同在世时是有求必应,因此,百姓纷纷传说道同为神灵。道同死后,百姓纷纷悼念痛惜他,甚至有的百姓将道同的牌位立在家中,以寄托哀思。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 闻 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今天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战国策·燕策》
5、请用斜线为上段加线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加线文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薄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罪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垂。其贫,特招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才干器局,指人的处事能力。②薄最:财务的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送者获取委任。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无忌     赎:以财抵罪

B.校尉与无忌罪 均:每人一半

C.陛下杀之   登:立即

D.其贫     矜:怜悯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和“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不同,②③相同

B.①②不同,②③不同

C.①②相同,②③不同

D.①②相同,②③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载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及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狱具,宵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  ]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戴胄授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戴胄引法典“虽误皆死”,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法。

C.戴胄针对当时有人用欺骗手段谋官骗财,建议皇上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即予重判。而在实际处罚中却又死罪为流放,以显示皇上的“大信”。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财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也与法典相悖。据理力谏,足见其坚正品行。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属臣,敢亏法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