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江 zhǔ

zhù

yán

舟 piān
B.石 jié 暑 rù qiàn 然 hōng
C.金 zūn qiáng pēi 然 mù
D.渺 miǎo 酊 mín 声 zhēn 光 shào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15.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所蹲伏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性                 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君客饮于堂上               久之,能足音辨人

16.下列是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有讲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17.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所蹲伏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君客饮于堂上久之,能足音辨人
小题3:下列是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有讲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小题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所蹲伏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君客饮于堂上久之,能足音辨人
【小题3】下列是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有讲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小题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两卦,多至十万余言。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①排:批驳。

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以之               贯穿

B.

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也  考虑

C.

吾已为君之矣            遣返

D.

因为诗之              悼念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在颜渊叹圣    ②予其点之流亚欤

B.

①一日千金与先生  ②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C.

①先生辄起排之   ②莫知其处

D.

①无不供齿颊    ②余评论尚多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  ]

A.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

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

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金圣叹讲经时,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所用的稿本从来不给人看。

B.

金圣叹为人豪爽,不到一个月,就将王斫山给他用以补贴家用的千金花费干净。

C.

明清易代后,金圣叹绝意仕进,更改名字,表现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气节。

D.

作者经过吴县家门,拜访了金圣叹的故居,并写诗作传来凭吊金圣叹。

(5)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石门诗序
东晋 慧 远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振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况进;虽乘铖履石,并以所悦为安。即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围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及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灌,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目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中国古籍全录·历代游记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虽庐山之一隅:角落B.而开况进涂:道路
C.闲邃其情耶?笃:沉重D.宇宙虽,古今一契遐:久远
小题2:下列四组中,全都直接表现石门优美景色的一组是(    )(3分)
① 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         ②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
③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           ④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
⑤九江如带,丘阜成垤                   ⑥灵鹫邈矣,荒途日隔
A.①②③B.③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介绍了石门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说明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接着记述了游历的过程,描绘了石门景色的奇丽多变,写出了眺览的乐趣。
B.文中有“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及“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的字样,由此可以得知,这次庐山之行人数众多,而且大家游山玩水,吟诗唱和。
C.文章后面两段由写景转为思考自然给人的启示。在慧远看来,自然山水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情致,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都是眼前美丽的山水赐给的禅趣。
D.本文文辞优美,句子骈偶,末段阐发佛教思想,带有晋代特有的玄学风格。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3分)
(2)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迁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注:①栗里,地方名。

1.对下列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属文属:写作

B.于半道栗里之间之要:通“邀”

C.义熙末,著作佐郎,不就征:征召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也致:到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辄抚弄寄其意

B.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

C.先是颜延之刘柳后军功曹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

D.渊明不解音律,蓄无弦琴一张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迁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注:①栗里,地方名。
【小题1】对下列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属文属:写作
B.于半道栗里之间之要:通“邀”
C.义熙末,著作佐郎,不就征:征召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也致:到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辄抚弄寄其意
B.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
C.先是颜延之刘柳后军功曹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
D.渊明不解音律,蓄无弦琴一张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