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囊括 牙慧 畏葸不前 枯燥无味 B、戕害 料峭 残羹冷灸 积年不徙 C、弥补 禀赋 繁文缛节 错勘贤愚 D、锻炼 宿怨 休戚相关 咄咄逼人 |
试题答案
BB、戕害 料峭 残羹冷灸 积年不徙
C、弥补 禀赋 繁文缛节 错勘贤愚
D、锻炼 宿怨 休戚相关 咄咄逼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耶律隆运,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
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亭,甚有声。寻复代父守南京①,时人荣之。宋兵取河东,侵燕,五院②详稳③奚底、统军萧讨古等败归,宋兵围城,招胁甚急,人怀二心。隆运登城,日夜守御。援军至,围解。及战高梁河,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
景宗疾大渐,与耶律钭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统和元年,兼政事令。四年,宋遣曹彬、米信将十万众来侵,隆运从太后出师败之,加守司空,封楚国公。师还,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六年,太后观击鞠,胡里室突隆运坠马,命立斩之。诏率师伐宋、围沙堆,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封楚王。九年,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④,可遣北院宣慰使赵智戒谕,从之。
十二年六月,奏三京诸鞫狱⑤官吏,多因请托,曲加宽贷,或妄行掠,乞行禁止。上可其奏。又表请任贤去邪,太后喜曰:“进贤辅政,真大臣之职。”优加赐赉。会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薨,诏隆运兼之。久之,拜大丞相,进王齐;总二枢府事。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并从之。
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
(《辽史·耶律隆运传》有删改)
[注]①南京:辽设立五京,以今北京为南京。②五院:辽代皇室的一个官署名。③详稳:辽代皇后家族的最高指挥官。④囊窠:口袋。此处指中饱私囊。⑤鞫狱:审查案件。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侍景宗,以谨饬闻 以:凭借
B.贵族因为囊橐 因:趁机
C.以南京、平州岁不登 登:丰收
D.胡里室突隆运坠马 突:突然
2.下列句子分别表明耶律隆运“有智略,明治体”的一组是( )
①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 ②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 ③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 ④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 ⑤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 ⑥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其父韩匡嗣。因为功勋卓著,在统和年间赐姓耶律,两次赐名,并且成为辽代皇族成员。
B.耶律隆运很有政治才能,两次代父镇守南京,都受到了世人的赞誉。而且军事才干突出,多次随太后出征,都是获胜而还。
C.耶律隆运很关心百姓生活,在和室昉共同执政时,提出为山西四州减轻赋税的奏议;在总枢府事时,为南京、平州百姓奏请免除了“农器钱”。
D.耶律隆运的官职一再升迁,除了个人在军事上建立的功业,在治理国家时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外,还与太后的信任有很大关系,这也说明太后是个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复代父守南京,时人荣之。
⑵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 何哉?”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1、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难: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恨: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恐:担心
2、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以其辩得幸太子——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4、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才,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也。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然长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汉书·袁盎晁错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以其辩得幸太子 ②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
B.①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②后擅权,多所变更 |
C.①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 ②书数十上,孝文不听 |
D.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②乃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C.①以其辩得幸太子 ②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为人严肃刻薄,不近人情,但是他能言善辩,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深得孝文帝太子及景帝的赏识和宠幸。 |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
C.晁错的改革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晁错的父亲急忙从颍川赶来劝说他,晁错不为所动,父亲饮药自尽。不久,晁错也被斩于东市。 |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
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司马迁和班固评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吴楚发动叛乱之后,晁错并不急于匡救国家之难,却想着公报私仇。 |
B.班固认为晁错进行改革是为国家长远计,而没有看到改革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
C.司马迁认为晁错当权后变更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计个人得失,是难能可贵的。 |
D.班固认为晁错虽然没能终其天年,但其忠心可鉴,为后代人所同情。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