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桃花源记》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
试题答案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 要言不烦
B.咸来问讯 咸淡适宜
C.寻向所志 志存高远
D.无问津者 指点迷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不复出焉”“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两句表现了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
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________的歌颂;二是对_____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__________。
4、冰心原名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童真、_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6、《伊索寓言》是_______寓言的汇编,相传为_______所作。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7、“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________,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__________,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__________,把自我牺牲比喻为__________”,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8、你课外已经读过《伊索寓言》了,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__________。《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_________。《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__________。《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__________。《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__________,《骆驼与宙斯》批评__________。这些寓言故事都对人们有教育意义。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
9、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该作品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10、《西游记》,长篇__________小说,是___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11、《西游记》全书____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8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2回写_________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l3回至l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__________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__________。其中最后一难是第八十一难__________。
12、《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__________。
1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他从他师傅那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下。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15、猪八戒法名叫____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16、沙僧也叫_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_,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17、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__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____。
18、《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_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
19、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用七个字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20、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__________。
21、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7-12题。(16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3分)
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联。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联。
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3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7-12题。(16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小题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3分)
【小题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联。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联。
【小题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小题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3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7-12题。(16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3分)
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联。[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联。
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3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金虎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____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_________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C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D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E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
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____联。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_____联。
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_______________
②感恩首先表现在对天地抱有感恩之心。大自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陆地、海洋丰富的物产直接供养着人类。《礼记》有云“报本返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本源。历代的人们对山川、草木、天地都怀有敬畏之情,都怀着虔诚之心祭祀天地,北京的天坛、地坛即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祭祀天地表明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之情。今天我们努力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之举。
③感恩其次表现在对祖先,也就是对民族之根抱有感恩之心。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是中华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开启了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中华民族历来有祭拜黄帝的传统。从春秋时期开始,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去陕西黄陵县的轩辕庙祭拜。今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没有忘记中华民族的根,现在每年都举行纪念黄帝大典。这种纪念活动表达着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崇尚和认同,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认同,对民族文化创造者的感恩之情。
④感恩还表现在对父母抱有感恩之心,对家人亲情抱有感恩之心。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孝”就是感恩。包公少年时便以孝闻名,他28岁中进士后外出做官,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异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要在心里反复默念的诗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叶落归根,自然界动植物的感恩之举千百年来被人们深情赞美并鞭策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⑤感恩又表现在对国家、社会抱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儿女发自肺腑的感恩之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八年抗日,多少英烈为国捐躯;九八抗洪,汶川抗震,又有多少普通百姓自动地抢险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万志愿者的微笑服务更表现了广大青年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感恩之之心。
⑥感恩还表现在感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正是感恩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具有了敬畏自然、不忘先祖、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的良好传统。
⑦今天,在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的感恩精神,确实大有必要!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阐明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句话摘自本文第⑥段,它阐述了感恩精神对我们民族的重大意义。请你从文中再提取相关信息,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对“意义”的阐述补写完整。
感恩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具有了敬畏自然、不忘先祖、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的良好传统,____。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予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率妻子邑人 ( )
(2)不论魏晋 ( )
(3)故人不独亲其亲 ( )
(4)男有分,女有归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请认真阅读第②自然段,然后答题。
(1)第②自然段中从哪三方面对桃花源中人进行了描写?请用概括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桃花源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礼记》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联系原文举例说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