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诠释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现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永葆“童心”之青春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终身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三百多名中学生每隔五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这里引用这一材料,并非完全否定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只是想说明,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是通过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而不同时在思想上、心理上培育优秀素质,那么,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美国教授的实验表明,不少在校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恰恰没有做出成果。

  其中的症结,按我国首席科学家顾均的分析,关键是缺少胆量、童心和磨难。

  拥有胆量,就是敢闯,敢于探索。经得起磨难,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倒下。任何事业要创新,要前进,要取得成就,都离不开这种精神。这好理解。值得多说几句的,是“童心”。顾均说:“童心就是指同学们在对自然界的追求中表现出来的自然反映,比如好奇心,尽情玩耍,趣味游戏等。”可不可以说,注意“童心”,就是要保持和发扬儿童所固有的那种好奇心、幻想力与创造欲,防止将儿童头脑模式化、机械化、呆板化。顾均说他的脑子比较好使,与他从小爱玩有关。多玩,能促使儿童多动脑筋。如果不让儿童玩,强迫他们每天做大量作业题,正是使儿童“伤脑筋”。结果,儿童虽然学会了考试,却损害了今后发展的后劲。

  所以,珍惜“童心”,历来为有识人士所关心。鲁迅对孩子“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认为“是可以敬服的”。世界儿童文学的母题中,就有“顽童的母题”。那些“顽童型”的作品,着重表现儿童的任性与调皮以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天性。

  要激发想像力,就不宜单纯地向学生头脑里灌注知识,而是要努力促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学会用脑,比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要有用得多。就一个人的成才来说,吸收知识自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知识。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因此,在对青少年的培养中,要珍视那种充满着幻想、好奇的“童心”,充分培育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不要用“死读书”的办法,窒息了这一最具生机、最可宝贵的心灵。

1.选文中加粗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说新语》,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开头介绍美国心理学教授的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文意,这里的“多方面”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鲁迅先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孩子的“可以敬服”的童心,这段话让你联想到了你学过的哪些课文,读过的哪些作品?请你任意列出其中的三篇(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有删改)

1.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3.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有删改)
【小题1】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题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小题3】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有删改)

1.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3.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有删改)
小题1: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题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小题3: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 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 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 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 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 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 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 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 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 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 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 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 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 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 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 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 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 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有删改)

5.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7.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海茫茫

余秋雨

  ①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②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③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

  ④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⑤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⑥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⑦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

  ⑧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⑨有些朋友不理解: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习惯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生活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成功了,难道那些暂时未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雨果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会传导阴影。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

  ⑩以文字犯案,当不在容忍之列。但是我仍然要说,不要在文字官司上过于敏感。几百年的你争我斗,几十年的匕首投枪,使我们报刊上的有些文章保留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剑拔弩张、刁酸促狭,这是一笔沉重的历史旧账,不幸让这样几个作者肩负着,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缺少法律常识,缺少人格概念,从来没有把人间的名誉当一回事,与他们打官司,自己也要回到人生的启蒙期,真是何苦来着。他们的日子一般都过得不宽裕,因为根据经验,人的生态和心态是互为因果的,一打官司,他们就要赔偿大笔的名誉损失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又于心何忍?前不久我在东南亚的一些城市间独个儿漫游,遇到一位相知多年的佛学界朋友,问他这些年在干些什么,他居然说一直在打一桩名誉官司,我听他介绍了案情,觉得他遇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种谁也不会在意的家常便饭,对他如此认真深感困惑,就笑着请教:“佛家讲究宽容,你这样打官司与佛教理义有抵触吗?”他回答,“如果我不去制限他们,他们还会继续伤害众生,因此我这一拳出去十分慈悲!”我似乎有所憬悟,但回来一想,又觉得这毕竟与整体环境有关。整体环境还很不卫生,你就没法对落在身上的尘埃过于认真。有一个卫生的念头就好,慢慢来,别着急。

  在这中间,惟一需要花点口舌对付一下的,是报刊间那些指名道姓,又完全捏造了事实的文章。因为捏造的事实比大声的谩骂更能迷惑人心,人们如果相信了那种捏造,那么,被捏造而又没有辩诬的人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话虽这么说,真正辩起来却十分气闷,我的原则仍然是能不理尽量不理。这些年来本人由于不慎发表了一些文化随笔,有人说好话,干扰了几位先生的视听,于是逐渐有一些与我的名字牵在一起的“事实”刊载于几种报刊,起初以为有一个恶人与我同名同姓,后来搞清是在说我,刚想辩解说绝无此事,新的“事实”又刊布出来。正烦恼,突然想起,海外一些年轻的演员刚刚成名总会遇到类似的境况,他们几乎不辩,依然笑眯眯地演着唱着,我比他们年长,为何连他们也不如?这种想法解救了我,几年来未辩一言,到后来对那些文章读也不读,结果像没事儿一样存活至今。当然我的躲避也有底线,简单说来,如果别人受到诬陷而我知道真相,我不会躲避;如果事涉公共道义,我也不会躲避;躲避的只是自己的事。倒也不是大公无私,是因为自己的事怎么辩都是窝囊,我没有权利让我的朋友、学生、读者一起分担这份窝囊,窝囊比受伤更让人痛心。

  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一切自己做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顺手打开柴可夫斯基或瞎子阿炳。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嫉(  )  跋(  )  张(  )

悟(  )  喧(  )  木(  )  骂(  )

2.阅读文章,概述一下作者自设的禁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篇写到:“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赞美它的什么?又害怕它的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的第④段中,概括出作者对读书的主张,并阐述一下你对此主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本文之外,再写两句有关书的名言警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小贺卡让中华文化插上翅膀
戚家政
  ①在很多人的心中,寄送新年贺卡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一查才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贺卡的国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北宋时期出现了冬至寄门状的习俗,至清初发展成为元旦寄送用红纸制作表示吉庆的贺帖——红单。可见,用贺卡传递祝福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②西方最早的贺卡出现在1843年的英国,当时贺卡上只有一句话,但直至今天仍是西方贺卡上最常见的,这就是“祝你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自19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流行圣诞贺卡,后来在西方国家得到普及。早期的贺卡图案多以家庭聚会、跳舞和冬天的画面为主,宗教题材在当时的贺卡中并不多见。所以说贺卡的画面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文化。
  ③中国是贺卡大国,中国邮政每年发行的贺卡超过5亿张。中国的贺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尤其是那喜庆的中国红让人一看就心生喜气。还有那喜鹊、红梅、福寿、鞭炮、对联,每一样都不得不说“很中国”。可见,当这一张张承栽着中国文化的贺卡被寄往世界各地,就如同一个个小小使者,传递着中国情中国意。
  ④现在的中国贺卡,不仅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也融合了更多现代中国符号,就像深受大家喜爱的卡通明星“喜羊羊”,也已经成为中国贺卡上的明星。
  ⑤近十年来,在华外资企业定制的新年贺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他们把这些具有明显中国符号的贺卡不仅寄给身在中国的客户和朋友,也寄往世界各地,一方面向中国朋友表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尊重,另一方面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传递中国文化,突出他们身在中国的特殊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受欢迎的程度,也反映出这些外企在逐步融入中国的本土文化.
  ⑥寄送新年贺卡现在仍是很多人一到初冬即着手准备的一件重要事情。大家都喜欢把最具中国味的贺卡寄给身在远方的朋友和亲人,让世界各国的朋友收到“最中国”的祝福,让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能手握亲人的祝福,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当我们寄出这些贺卡时,是不是已经派出了一个个使者,去传递中国文化?
                                       (原文有删改)
1.第③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①__,再说明中国的贺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最后说明__②__。
2.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从哪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材料一】
  中国贺卡,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而红色占据了大多数。鲜艳的“中国红”是中国的吉庆颜色;年画、书法、水墨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梅兰竹菊、富贵吉祥、福寿安康是贺卡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不同的人对贺卡的喜爱也不同:孩子们喜欢印有卡通明星“喜羊羊”的贺卡;年轻的学生们钟情于印有自己理想学校的贺卡;北京人对印有首博、鸟巢、大剧院这些新北京元素的贺卡情有独钟。
   【材料一】__①__ 【材料二】__②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善良,其实很简单》一文,完成下题。

  ①善良的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巴发出声音炫耀,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但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②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细微棱角衬高洁。

  ③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一只小鸟受伤,如果你不能治疗,但把它轻轻放回原野,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桃李遍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④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交错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简单,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许多小善,就举目可见,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腊梅,把我们的内心照亮,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信仰和力量。

  ⑤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还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烂。

  ⑥善恶常系一念间。有时候,恶是看得见的,善却看不见,用个比喻,恶与善如同寒冬里水面上的冰和冰下面的水,尽管冰封锁了水的灵性,但是水从不抛头露面,一天天一天天,同样将冰融化,唱着歌谣,走向春天。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树立口碑,当从戒恶做起,瑕不掩瑜为此理。

  ⑦朗朗乾坤,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周围世界的幸福,渲染和扩大了我们个体的幸福快乐。

  ⑧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为了形成爱的合力,付出“1”的小善,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1+1>2的结果所焕发的独特光辉。

(选自马国福的新浪博客)

1.作者在第③段用大体相同的句式列举了许多鲜活的生活实例来证明论点,请你也仿照这样的句式再补写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作者的主要观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阅读本文的感想和启示。(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