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不对的是 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假如) C、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来的、旧的) D、贤者能勿丧耳(遗失、丢掉) |
试题答案
C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结合句意,解释上面句中加粗的字。
2.在文中找出“居”、“是”的同义词。
3.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清,这是为什么呢?
B.我常常寻找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二者的行为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C.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二者的行为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D.我常常寻找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A.不因为外物的好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失而悲伤。
B.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喜或悲,也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
D.不因为外物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而悲伤。
4.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其中说明胸襟阔大的句子是________,说明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
5.①“二者之为”写的是谁的心情?判断恰当的是
[ ]
②“二者之为”指的是(联系全文,用原句回答):________。
③作者对“二者之为”持________(A.肯定B.否定)态度,原因是:________。
④古仁人与一般迁客骚人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
6.(用原文回答)“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是指________,“退”是指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古仁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宽阔胸怀和政治抱负的句子,并译成现代汉语。
①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后句间有特殊对应关系,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D.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____________
(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____________
(3)尝于邸中为假山 为:____________
(4)王强使视之 使: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加粗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与相同的两项(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王强使视之
C、四时之景不同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翻译选文中画线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记叙文,然后回答问题
丑 石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4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气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节选《丑石》)
1.文中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哪些人?选择答案中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
3.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表明要再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4.对文中加粗字“屈”做出准确解释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6.文中加粗词语“小心翼翼”修饰“运”,用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
|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