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则》向我们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及修身做人的道理。 B.让我们通过《我的信念》来聆听居里夫人这位伟人的心声吧! C.周国平通过《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故事, 向我们诉说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D.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作家周素珊在《行道树》中,让我们领略了树的奉献风采。 |
试题答案
DB.让我们通过《我的信念》来聆听居里夫人这位伟人的心声吧!
C.周国平通过《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故事, 向我们诉说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D.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作家周素珊在《行道树》中,让我们领略了树的奉献风采。
(2012福建龙岩 )2.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7分)
“松树顶上鹧鸪鸣,松树底下好谈情。老妹有情应一句,省得阿哥满岭寻。”“劝
妹老成要在家,莫去上家过下家,上家有个二流子,下家有个懒西妈①,学坏身子害自家②。”在“首届客家山歌节”的舞台上,68岁的“山歌王”倾情放歌。
注:①懒西妈:懒惰的女人。 ②自家:自己。
⑴ 得知你是“到民间采风去”的组织者后,文化程度不高的山歌王请你把他唱的山歌特点总结出来。(2分)
⑵ 作为“首届客家山歌节”的志愿者,你深切感受到了客家山歌的价值与意义,你和同学们决定在网上发起一个“鹧鸪计划”,发动大家对如何传承与发扬客家山歌献计献策。现请你先拟出三条建议。(3分)
⑶ 根据具体情境,补充句子。(2分)
听完演唱,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客家籍归侨黄老先生紧紧地握住山歌王的手,激动地说:
3.下面的文字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繁星》《春水》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它们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B. 《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C. 《水浒》中的打虎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李逵在沂岭徒手杀了四虎。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三海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4.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7分)
(1)简述格列佛逃离大人国的过程。
(2)《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猿心”,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2012湖南益阳)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本报讯:2012年5月8日放学时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校门前,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径直向前面的几个学生冲去。危急关头,29岁的张丽莉老师冲上去将学生推开,学生获救了,张老师却被卷入车底,造成双腿截肢,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连日来,张丽莉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她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1) 请为上面的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 现在,张老师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你代表张老师所教班级的同学去看望她,见到她后你该说些什么?(2分)
(3)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有人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假如你是辩论的一方,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①“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适用于整个国家、每个集体、每个家庭,也适用于每个人。
②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连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
③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到工作。
④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⑤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⑥其二,如果你是国家干部或者先进的劳动者,还得考虑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人发生影响。
⑦高尔基回忆列宁,写道:“生活俭朴,没有烟酒的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会关心自己,可是仔细地注意同志们的生活。”高尔基感到,列宁有一个生活逻辑:“人们生活过得坏,那就是说,我也应当过得坏。”
⑧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低的时候,你在生活上过分突出,一方面容易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如果相互效尤,形成风气,也就会无形中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的国家物质财富。
⑨其三,一个人开始大手大脚花钱,他总是有条界线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________,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________是马其诺防线,________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过吗?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的话,下面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扣住论题 B.强调论点
C.道理论据 D.引出论点
(3)③④⑤段是从哪一个角度阐述中心论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节俭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B.不节俭就会影响工作。
C.不节俭就会沾染错误思想。
D.不节俭就会丢掉好的品德。
(4)第④段引用了鲁迅的一句话:“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是从三方面说理的,为了避免行文刻板,作者采用了“此其一”、“其二”、“其三”的章法形式。这里,“此其一”被抽掉了,它的位置应在________。
(6)这段文字从三个方面说理,其中③~⑤自然段是阐述第一个方面的道理的。第③段中能够揭示这方面论点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中,“效尤”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⑨段中画横线处隐去的关联词应该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这几段文字中摘出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把这段文字看作驳论文的话,它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 B.境超乎象 |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
B.境超乎象 |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
A.境生于象外 | B.境超乎象 |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
A.境生于象外 | B.境超乎象 |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
A.境生于象外 | B.境超乎象 |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 “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____________。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边的两篇文章后,完成练习。
(甲)创造性的阅读(节选)
最欣赏美国人爱默生关于“创造性”阅读的这段话:
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正像俗语所说:“要想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回家去,必须先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出来。”
所谓“创造性的阅读”,可从王安石写作《泊船瓜洲》这样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例子去理解。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作动词,为春到江南传神,唐诗中已屡见先例;而人们却独赏“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出蓝”之胜,这不仅由于它表述得更为简洁,更因为“又绿”二字上接对第二故乡钟山的回望,下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悬想,产生了一种含蕴不尽的况味,不仅为春到江南传神,更为去思依依点睛,具有诗学上所说的“二重意味”;而如果你知道王安石两度拜相的背景,就更会感受到这“又绿”二字更似乎隐隐传达出某种政治心态,其意味又不仅两重而已。这便是“创造性的阅读”的一个范例。
创造性作品的魅力,像藏在“西印度群岛的财富”,要把它“带出来”,不是任何机械的办法,比如我们习惯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三部曲所能奏效的(尽管这三部曲在基本训练上有一定作用)。你能仅以形容词作动词或用字精确的写作方法来解释王安石用“绿”字的佳处吗?显然不能;你能确切归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吗?同样很困难。“又绿”究竟是反映诗人东山再起,对变法前途的信心呢?还是流露他因前途未卜,担忧新“绿”如初度罢相时一样夭折的一息怅惘?如果你血气方刚,性格开朗,又处在顺遂的境况中,或许会作前一种理解;反之,如果你多愁善感,性格内向,又处于不惬意的心境中,则多半会作后一种理解。这两种理解都不错,但如果你更善于阅读,懂得诗歌创作中,景象未必是某种意念的形象比喻,那么在继续玩味“又绿”二字与前后句的相互联系中,你会体味到,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某种并不指实的心境,交融着并不强烈的奋亢与稍带微漠的惆怅……而当你这样品味作品时,你实际上就进入了“创造性的阅读”。
阅读的过程,其实是读者以自己的个性——你的气质、性格、知识、阅历等的总和——以及当时的心境,对文本进行自己的阐释的过程。它不能离开文本,因此,它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它更如上面的例子那样,永远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与心境,当你的目光在文本的字句中移动时,蕴含在你个性中的一切都结合着当时的心境被调动起来,起着作用,因此它更有着强烈的主观性。“三部曲”式的解析,也许能了解作品的骨架——如果这作品大抵是按这“三部曲”写作的话;但是它难以感受到盈溢于作品字里行间的那种魅力,只有当你个性中的某些成分与文本中深藏的某种意蕴碰撞在一起时,如同爱默生在同一本书中所说的,当作品的形象,为你的“秘密经验”所拴缚的时候,你才能感知到这种魅力,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审美的愉悦。这种读书境界,我们的先辈也曾有过精彩的表述: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其中“会意”,便是个性与文本意蕴的碰撞;“欣然忘食”,便是由这种创造性的阅读所产生的审美愉悦。
对这段话,人们往往断章取义地舍后两句谈前二句,将它作为书不必细读精读的例证。其实,陶渊明读书,既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的泛读,又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之二)的精读。泛读以博趣增识,精读以谙熟文理,它们永远是读书人交互为用的两种手段。缺少任何一种,都难以进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地。“好读书,不求甚解”,并非不顾文本,不求理解,而是对汉代以来繁琐的经解的反对,是以自己的个性(包含知识修养),直探文本意蕴的创造性读书法。
1.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________你多愁善感,性格内向,________处于不惬意的心境中________,多半会作后一种理解。
(2)其实陶渊明读书,________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的泛读,________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精读。
(3)________你知道王安石两度拜相的背景,________更会感受到这“又绿”二字更似乎隐隐传达出某种政治心态,其意味又不仅两重而已。
[ ]
A.如果 又 则 不但 而且 如果 就
B.如果 那么 就 既 又 如果 那么
C.如果 又 则 既 又 如果 就
D.如果 那么 就 不但 而且 如果 那么
2.“而当你这样品味作品时,你实际上就进入了‘创造性的阅读’”。结合语境,概括“这样品味作品”的指代内容。
3.“爱默生说,当作品的形象,为你的‘秘密经验’所拴缚的时候,你才能感知到这种魅力”,结合语境,用文中几个词语(至少4个)概括“秘密经验”的具体内容。
4.选出下列对“创造性的阅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不能离开文本,有一定的规定性;永远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与心境,更有着强烈的主观性。
B.个性中某些成分与文中深藏的某种意蕴相碰撞时能感受到盈溢于作品字里行间的魅力。
C.“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是“创造性的阅读”。
D.“创造性的阅读”并非“三部曲”式的对文本的解析,而是读者以自己的个性——气质、性格、知识、阅历等的总和——以及当时的心境,对文本进行自己的阐释。
5.读过《创造性的阅读》(节选),相信你对“创造性的阅读”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你阅读中肯定也有过“创造性”的体验,那么,请举个例子说说吧。
(乙)
“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节选)
——中日学者《故乡》谈
杨剑龙(以下简称杨):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乡土气息,《故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龟田胜一郎将《故乡》誉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我们从中日学者的不同视角来重新研读《故乡》,分析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又是以怎样的手法予以表达的。为什么说《故乡》是“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
工藤贵正(以下简称工):我第一次读到《故乡》是在中学时候,日本中学教材里选了鲁迅的《故乡》,当时我就很喜欢,我为小说中的许多有趣的事所吸引……大学的时候又读了《故乡》,理解深了一层。我对作品的第一个感觉是它关于“希望”的说法。日本诗人高树光太郎在他的诗《道路》中写道:“我前面本来没有路,我自己走的时候就有路了。”我觉得这体现了日本人关于“路”的思想与中国人的“路”的思想的不同。
杨:中日关于“路”的不同之处,您能展开说一说吗?
工:日本人的“路”的思想是自己走的时候就有路了;而鲁迅先生的“路”的意思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是许多人走时才成了路。
杨:《故乡》是一篇抒发情绪之作,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情绪发展的脉络。作品最初透露游子归乡的急切之情,真如古诗所说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然而临近故乡却“近乡情更怯”,临近故乡望着阴晦天气中萧索的荒村,“心禁不住悲凉起来”,因此,“我”不禁脱口而出:“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见到了杨二嫂、闰土,情绪又转入了悲哀。结尾对于路的议论,使作品具有了一个有亮色的结局。作品中“我”的情绪起起伏伏,构成了一条隐含的情绪结构。
工:作品还有着一个“思乡”的问题。美国学者若斯基认为:人的生活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有人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愉快的事情,他就会觉得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比要好多了。这种今昔对比的方式就好像用望远镜观察风景一样,将过去的风景放大了,与现在荒凉的风景相比,过去的风景必定优美极了。今昔对比不是为了表达对现在的不满,而是为了探索将来的理想生活。
杨:《故乡》具有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意蕴。对于人与人之间厚障壁的描画,对于地上的路的思考,都使作品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种寻觅故乡旧梦与梦的幻灭情绪的更迭,那种对故乡现实的失望与对故乡人未来的希望情感的交织,那种看不见的高墙的悲哀与寻觅新路的渴望,都呈现了作品中情感的复杂与思想的深邃。《故乡》将故乡衰败的无奈与对故乡人麻木懦弱的不满,寄寓在中年闰土的身上了。
工:契诃夫有一篇小说《田舍町》,鲁迅翻译成《省会》。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离故乡二十年后回归故里——乡下的一个小镇,他归乡的时候也是坐船,回乡后他看到故乡变化很大,已经不像他离开时那样美丽,所以他怀念起少年时代的岁月。他孩提时的一个朋友已经当上了警察署的署长,他扣押无辜的农民、压迫家乡的百姓,令他感到十分失望。这篇作品与鲁迅的《故乡》十分相似,《故乡》大概受到了契诃夫的影响。
杨:《故乡》能够为日本读者所喜欢,大概还由于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作品对于绍兴民俗的描写:戴银项圈的习俗,大祭祀的民俗,五行缺土起名“闰土”的风习,夏夜看瓜路人摘瓜吃不算偷的民风,雪地支匾捉鸟雀的嬉戏,作揖打拱的礼仪,戴毡帽系裙的衣着形式等,都带着绍兴地方的独特风味。另外,作品中对乡镇风景的描绘,也具有乡土色彩:萧索的荒村,老屋瓦楞,海边的瓜地,别乡时的黄昏等,都使作品洋溢着浓浓的乡土色彩。
工:《故乡》以其独特的文体形式、独特的叙事结构、复杂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浓郁的乡土气息、简洁的白描手法等,抒写浓浓的乡土之情,所以被人称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
1.本文标题是日本作家龟田胜一郎对《故乡》的称誉。中日两位学者对此称誉的态度是________的。他们的对话实际上是对《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进行探索。
2.根据两位学者的看法,“复杂的情感”是《故乡》成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的原因之一。请从对话中梳理出至少两种情感。
3.工藤贵正比较了鲁迅和日本诗人高树光太郎关于“路”的不同思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路”的格言警句吗?请写出两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4.中日两位学者采用对话的形式分析《故乡》这篇著名的小说,依你看,他们在分析评价时有何共同特点?
5.杨剑龙在分析《故乡》包含的情感时引用了一些著名语句。有关“故乡”的诗文名句还有哪些?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选两句默写。
答: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6.俄国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了的,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在《故乡》中,夏夜看瓜,冬日捉鸟,大海边捡贝壳,分手时赠羽毛……都被“我”的记忆珍藏。请你从记忆中检索两件童年或少年时最快乐的往事,用美的语言写下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