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下面写“风”句子出自的课文题目。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A、《雪》 B、《雷电颂》 C、《海燕》 |
试题答案
B无臂钢琴师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 A 相信自己。那变幻的xuán lǜ,正是他努力飞翔的guǐ jì。
孝女孟佩杰:在贫困中,她 B (忘乎所以/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qū gǎn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 C (无怨无悔/无所顾忌),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小题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处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人B、C两处。(2分)
B处应填_____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了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同学们的生活热情,如东县某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就行,要求简洁、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你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你拟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向这些人物学习。(5分)
小题5:中外名著中,这样的人物也有不少。请你从《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模仿上文给他写一段颁奖词。(5分)
小题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中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6) 我们在探究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题一:在我心里,________是________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班会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以下两个故事,请你从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故事一
一颗松子落下后,顶风能飞80米、顺风能飞200米。有的种子甚至能借助风力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原来,种子是可以飞翔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也有“种子”,有那希望的种子、梦想的种子,同样可以载着人生飞翔起来,飞翔到那成功的彼岸。
故事二
自从开始上健康课,教室的墙上就一直挂着一幅人体图。图上标着人体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和位置。在那个学期里,这幅图一直挂在墙上,但老师从来没有提到它。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取下了那幅挂图,而试卷上只有一道考题,就是“写下并标出人体的每一块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和位置”。全班同学一致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那不是理由,”老师说,“那幅图挂在墙上几个月了。”大家在苦苦煎熬中做着试题。过了一会儿,老师将我们的试卷收了上去,撕碎了。“记住,”他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学别人教给你的东西。”我当时就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
写作要求:
①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完成题目,如“在我心里,学习是快乐的”“在我心里,友情是珍贵的”“在我心里,春天是一幅画”“在我心里,母爱是明媚的阳光”……然后写作。
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20行)。
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 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 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 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 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小题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2分)
小题3:“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 (3分)
小题4: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9分)
蓝手套
①母亲很美,她有着满头乌黑的秀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然而,一次意外灾难,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只剩下拇指和食指。每当我看到她裸露着不健全的左手为这个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总想试图改变这一事实……
② 那是儿时一个冬日的午后,在上学路上,邻居小虎子领着一帮同龄的孩子挡住了我的去路。他们嬉皮笑脸地起着哄:“缺手儿,缺手儿……”边讥笑边学母亲用两根手指干活儿的样子。那一刻,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发疯似地冲进人群,与他们撕打在一起。但幼小单薄的我终归敌不过他们那么多人。正巧教语文的女老师路过,孩子们才一哄而散,我则被老师带到了她的宿舍。
③“来,漱漱口。”她递给我一杯热水。我没吭声,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她。她替我拍去身上的尘土,又拿过一条毛巾帮我擦去脸上的污渍。那一刻,我发现女老师很美,她有着和母亲一样美丽的秀发,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尤其她那双白皙细腻的双手:而母亲,没有……
④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为刚才打架的事而批评我,只记得她拍拍我弱小的肩头说:“好样的,你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当时没有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眼睛无意中瞥见床头那副蓝色的手套……
⑤冬日的风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母亲仍裸露着双手在外劳作。于是,每当语文老师把蓝手套放到讲台上时我都有一种冲动……我不敢往下想,直到下课后她重又戴上手套走出教室,我心中那份冲动才慢慢消褪……
⑥那天,我做值日,同学们都回家了,留下我锁教室的门。在我取锁头时,意外地看到讲台上老师落的那副蓝手套。我如获至宝,可我的心却怦怦直跳。我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母亲残缺的手在我眼前来回晃动,连同女老师温柔的目光。我不知所措,心慌得要命……我终于还是抓起手套,飞快地逃回了家。
⑦我看到女老师的手由白变红、变紫、又肿又大。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可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旧甜甜地笑着,专注地给我们讲课。每次与她慈祥的目光相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有一次,她以为我生病了,还摸摸我的前额告诉我要注意休息,不要压力过大,因为那时我们正面临期末考试。
⑧母亲也曾问过我手套的来历。“捡的,看,手套上还有土呢。”母亲便不再问我。记忆中母亲只戴过那副蓝手套两次。一次是试着戴,另一次是戴着它领我上街。我问过母亲:“妈妈,你不喜欢戴着它吗?”她只是笑笑:“干活碍事,庄稼人嘛,哪有那么娇气。”后来,我一直以为母亲把手套弄丢了,母亲说:“哪能丢呢,那不在柜子里吗?”的确,蓝手套完好无损地躺在母亲陪嫁的柜子里……
⑨长大后,我一直害怕蓝色,我总觉得对不起语文老师。许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有一天,我亲手把蓝手套还给她,求她原谅……
⑩那一天终于来了,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漂亮的蓝手套。而此时,女老师的头发都白了,和母亲的一样。我告诉她蓝手套的事,求她原谅我。她却笑了,充满皱纹的脸笑得和当年一样甜。她打开抽屉,只见那副经过岁月磨蚀仍完好无损的蓝手套正躺在老师的抽屉里,我惊呆了……
⑾原来,母亲早就把手套还给了老师,老师怕伤了我的自尊一直没有戴,宁愿受冻。而母亲怕伤了我的心,自己省吃俭用又买了一副相同的手套……
⑿岁月流逝,两个爱我的人都已经老了,可两颗具有母爱的心却宽容了一个孩子当年的年幼无知。我感激那位女教师,更感激母亲,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宽容和爱,还有她面对生活时的执著与自信。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导着我。她的手残疾了,可她的心却不因此受到丝毫的损伤,手套对我的母亲来说,只是女儿爱心回报的见证而已……
【小题1】阅读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了改变这一事实主要做了哪些事情?(2分)
【小题2】第⑦段写“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我的负罪感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小题3】母亲和女老师为什么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把蓝手套收藏起来?(2分)
【小题4】对于文中“我”偷拿老师手套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__________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期:__________
⑶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如:__________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_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⑴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乌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熹微( ) (2)屋脊( )
2、“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马上”在句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一段文字,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本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选准人生的参照物
①人生是需要参照物的,有了人生的参照物,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甜,什么是幸福快乐,什么是痛苦和悲伤;才能真正去感受人生,去品味人生。一个人只有选准了人生的参照物,才有快乐人生、幸福人生和精彩人生。
②然而,在人生的课题中,参照物的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实质上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一代廉吏张伯行有一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秉着这句誓言,一生清正廉洁,从不收受下属的礼品,在当地老百姓中有口皆碑,为人们所敬仰,康熙称其为“天下第一清官”。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这一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反之,如果一个人选错了人生参照物,其对待生活盲目攀比,永不满足,心理失衡,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卑劣的行为。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其家人收受他人贿赂1810万元,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妻自知罪责难逃而悬梁自尽,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以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以及人民的幸福安康为根本目的,将个人理想与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选准人生的参照物,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始终不渝地为全人类的和平与解放这个目标而努力,开创了伟大的事业。“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了国家的富强,实现科技报国的人生理想,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我国的导弹卫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④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选准人生参照物的重要阶段。当前,在高度商业化和一些媒体不正确的导向下,社会上拜金思想严重,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比比皆是,这些都可能对青年人选择正确的人生参照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青年朋友更应该加强学习,自觉提高个人修养,根据国家和时代的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准人生的参照物。
⑤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对物质的追求。正当的、合法的物质追求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无可厚非的。
⑥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苦,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会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交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让我们牢记先哲们的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准人生的参照物,把握正确的航向,去谱写生命最美丽的篇章,让生命更精彩。
1、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2、细读第③段所举事例,根据画线句子的提示,在该段空格处补写一个事例,使论证更严密、更完整(填写在答题卷上)。
3、第⑤段能否去掉?请说说你的理由。
4、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会以什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并将怎样为之努力(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开花的课桌(20分)
王连明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钢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
②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③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受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④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下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纤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⑤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打碗花、紫地丁、黄地丁、映山红、葛条……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有些野花,我根本叫不出名字。一到春天,山里野花真是太多了,山坡上、田埂上、河边、路旁,到处都是。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柳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那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钢笔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了。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⑥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插了几朵野花。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红。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我没有说什么,便开始讲课。其实不必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⑦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选自《人民教育》)
13、文章以“开花的课桌”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14、细读全文,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5、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品读第⑥段的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6、选出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初春时节,孩子们在上学路上,采撷野花,带到学校,插在课桌上,把春天引入学校,使教室开满鲜花,让课堂充满明媚的春光,这是孩子们对美的追求,是真与善的表露。
B.文章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赞颂了师生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进而点明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C. 这篇叙事散文的叙事一波三折,描写形象生动,语言清丽优美,情感真实动人。
D.全文没有一句强烈抒情的句子,而作者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师生情谊的赞叹,都淡淡的、不动声色地散溢于文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开花的课桌(20分)
王连明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钢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
②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③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受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④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下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纤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⑤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打碗花、紫地丁、黄地丁、映山红、葛条……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有些野花,我根本叫不出名字。一到春天,山里野花真是太多了,山坡上、田埂上、河边、路旁,到处都是。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柳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那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钢笔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了。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⑥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插了几朵野花。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红。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我没有说什么,便开始讲课。其实不必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⑦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选自《人民教育》)
13、文章以“开花的课桌”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14、细读全文,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5、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品读第⑥段的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6、选出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初春时节,孩子们在上学路上,采撷野花,带到学校,插在课桌上,把春天引入学校,使教室开满鲜花,让课堂充满明媚的春光,这是孩子们对美的追求,是真与善的表露。
B.文章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赞颂了师生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进而点明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C. 这篇叙事散文的叙事一波三折,描写形象生动,语言清丽优美,情感真实动人。
D.全文没有一句强烈抒情的句子,而作者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师生情谊的赞叹,都淡淡的、不动声色地散溢于文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地貌的特点,其特点是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第二段用________作比喻,突出了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第四段中最能暗示季节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在描写四季之景时,为什么先写“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作者从俯视角度描绘三峡“春冬之时”景物的句子,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句子:________
翻译:________
4.文中的“清荣峻茂”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我国尚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谈谈这一工程竣工后,课文《三峡》中的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列语句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略作点评。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④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