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
B、造饮尽:就。
C、环堵萧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D、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1)

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沃灌(热水)

B.

其欣悦(观察)

C.

白玉之环(腰佩)

D.

援疑理(询问)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先生不知何人也  高可二黍

B.

千里者     余从师也

C.

无从致书观    不敢出一言

D.

欣悦      真不知马也

(3)

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文主要是写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及生活状况,他有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和著文章。

B.

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荣利,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C.

乙文主要写了作者少时读书之难,抄书之苦及从师求学时生活的艰苦,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D.

乙文可知作者最终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刻苦好学,二是博览群书,三是虚心请教。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庆历:宋仁宗年号

B.薄如钱唇      钱唇:铜钱的边缘

C.有奇字素无备者   奇字:笔画复杂的字

D.文理有疏密     文理:纹理、质地

2.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以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3.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用胶泥刻字        (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印自落       (指铁板)

C.则以一平板按面        (指铁框)

D.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指先设的铁板)

4.填空。

①《活板》一文介绍了活版印刷的方法。从大方面来说,分为两个步骤:________。制版这一步骤中,又分为________两个步骤。制备活字和排版中又分为若干小的步骤。这一做事的步骤本身,就决定了文章说明的顺序。如果打乱这个顺序说明,势必造成条理混乱,使读者抓不住要领。

②按照做事的程序来写,还要适当交代为什么这样做和有关问题,一点不交代,会使读者对做法产生怀疑,缺乏说服力;交代过多,又会喧宾夺主。《活板》一文,就很好地注意了适当的交代。如为什么不用“木头”刻活字呢?“木头”不是更坚固吗?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又如,活字那么多,怎么保存?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有奇字素无备者怎么办?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等等,文中都有适当交代。此外,文章对版印书籍的历史,毕昇发明的活字的下落也有简明清楚的交代,这些在文章的________段和________段。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选自《知识窗》)
1.“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2.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
中性粒细胞:A→与细菌拼杀→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构成“天网”
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粗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D.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

(1)

“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2)

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

中性粒细胞:  A  →与细菌拼杀→  B    C    D  →构成”天网”

(3)

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粗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B.

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

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D.

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请认真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1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9),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饮酒

(2)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掌曰

(4)此天以陛下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一斗为率(把、用)

B.

不中(指代副车)

C.

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

与上会留(在)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

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06宁波课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杯。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杯。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1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9),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饮酒(  )

B.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

C.遽掌曰(  )

D.此天以陛下(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杯(于是、就)

D.与上会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1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9),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饮酒   (2)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掌曰  (4)此天以陛下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

A.

一斗为率(把、用)

B.

不中(指代副车)

C.

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

与上会留(在)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

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