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的句子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人人讲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语)
B、“欢迎各界人士经常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C、“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标语)
D、“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道路旁标语)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9~13小题。(15分)

(甲)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⑤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

2..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

3..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乙)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

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金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嗜学(  )②硕师(  )③媵人(  )

④容臭(  )⑤廪稍(  )⑤负箧(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语。(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四【支】僵劲不能动()

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④【流辈】甚称其贤()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5.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3分)

6.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4分)

7.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