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惊悚 害人听闻 步履蹒跚 触目伤怀 B、簌簌 大庭广众 举著提笔 微不足道 C、烦躁 目光呆滞 惶恐不安 低眉顺眼 D、尴尬 风尘苦旅 颠佩流离 穷愁潦倒 |
试题答案
C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全篇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情况有所不同,但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语段中出现的“背影”是第二、第三次,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开篇点题,引起下文,略写。(第一次)
( )
B.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旨,略写。(第二次)
( )
C.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详写。(第三次)
( )
D.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第四次)
( )
(2)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文中划出细致刻画父亲背影的语句。
(4)作者在写父亲的背影时抓住了他的
[ ]
A.衣着、动作、心理
B.衣着、动作、体态
C.语言、心理、动作
(5)“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是
[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来看,曰论辩,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沿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桎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1)第1段有三个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①和②________。 ②和③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
(2)第3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桎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重指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________。(不超过14个字)
(4)文中《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
A.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应该突破两重桎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理解。
“人皆有错”,这是西方文化中已成为共识的观念。不过,它与中国儒家文化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古训有所区别。它并非指品德方面的缺陷或错误的思想观念,而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非故意失误,如突然叫不出熟人的名字,安装机器中忘了拧紧螺栓等。心理学把这种非故意的失误统称作“人误”。
并非所有的工作过失都叫人误。一个电工在检修电路时,为图省事而没有事先切断电源与忘记拉下电闸所犯的错误是不同的。前者是有意违章,后者才是人误。人误是有意识的行为中非故意的动作。修好机器起身伸展身体时碰翻不知谁放在身后的油壶就不是人误,因为起身伸展身体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其次,做人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而不成功也不是人误。用螺丝刀穿入细小的螺丝孔而不碰带电的孔壁是很难的,就是碰上也不算人误。
要研究人误,自然要弄清人误形成的机制。工作记忆是人信息加工的核心环节,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但其资源有限,只有7±2个组块。当心智操作或工作操作过程被其他事件干扰时,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被干扰事件挤占,极有可能发生遗漏操作环节、错误操作无关动作。1997年,西班牙的旅游胜地特纳里费岛机场发生了两架飞机相撞的严重事故,582人在事故中丧生。事故分析显示,该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人误是这起事故的直接诱因。当时一名交通管制员正指挥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到机场跑道,又听到另一架大型客机要求着陆。该管制员的工作记忆立刻被新任务占据,忘记了继续指挥停在跑道上的飞机转移到停机坪。新降落的飞机呼啸着冲向那架飞机,造成了这场灾难。
心理学家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将人的操作和决策行为划分为技能基、规则基和知识基三类,人误也相应地分为这三类。技能基操作是自动化的执行行为,如走路、骑自行车。这种行为占用工作记忆资源最少,前一个操作是启动后一个操作的信号。但是,这种操作如果受到干扰而中断,就可能发生遗漏错误。例如上楼梯时听到有人叫自己,就可能走神踏空摔倒。规则基操作是遵循预定程序的执行行为,如学生每周按照固定的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去不同的教室、上不同的课。如果规定的程序改变,或者相似的情境却要执行不同的程序,就可能发生遗漏或执行错误的程序。例如将下周五的课调到本周六来上,学生就可能会忘记在周六去上课,或者以为要上周一的课而带错教科书,走错教室。知识基操作是处理新任务、解决新问题的判断决策行为,如选购一台VCD机。知识基的操作需要从长时记忆(知识库)中提取已有知识。提取知识错误或无法提取合用的知识,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例如记错或想不起家里电视机视频和音频插口的型号,买回的VCD机就可能与电视机不匹配。人误是难免的,但心理学的研究又证明,人们是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其影响的。
1.请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人皆有错”这句话。
2.此文中的“人误”指什么?
3.人误分为哪三种?
4.第三段中“引用西班牙航空事故”的例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对“人误形成的机制”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信息加工核心环节的工作记忆资源有限。
B.心智操作或工作操作过程被其他事件干扰。
C.人的工作记忆有限和操作过程受到干扰。
D.工作记忆被新任务占据而产生正常遗忘。
6.文末说“人们是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其影响的”,根据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不属于控制人误所采取的措施的一项是
[ ]
A.改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干扰。
B.合理设计程序,明确作业时间。
C.改进记忆系统,优化技术设计。
D.提高技能水平,扩大知识视野。
7.对本文的内容,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
A.解释了人误的概念,阐述了人误的特点和避免的方法。
B.说明了人误的产生,分析了人误形成的机制和类别。
C.说明了人误的产生,阐述了人误的特点和避免方法。
D.解释了人误的概念,分析了人误形成的机制和类别。
8.谈谈你对“人误”的看法和解决人误的方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蛇是丑恶的象征。这主要是它们阴森凝视的目光,古怪少见的花纹,细长而又分叉的舌头,没有四肢却能有动如风,行如涛的神力,以及少数毒蛇臭名昭著的恶劣行径,给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蛇类的外表虽然不雅,但对于地震前的信息变化却反应灵敏,快速而又准确,能对4级以上的地震作出比较准确的反应。如1968年亚美尼亚震前1小时,由几千条不同种的蛇组成的庞大队伍,毫不畏惧地穿越公路进行迁移,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的蛇竟然在地震之前停止冬眠,出现在隆冬的雪地上,确是一个难解的谜。人所共知,将爬行动物从冬眠状态中唤醒是极不容易的。①1978年中亚的阿赖震前一个月,正在冬眠的蛇也纷纷醒来,争先恐后地爬出地面,甘愿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证实,蛇之所以能够感知震前的环境变化,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触觉高度灵敏,能够精确地感触到地面或周围物体的轻微震动,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具有“红外感受器”,②能十分精确地检测到周围环境中0.001℃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反应。因此,蛇类的这种“先知先觉”,有时就成了震前的预警。但是,这种“警告”往往被人们忽视。例如,1948年苏联阿什哈巴德大地震前2天,许多各种各样的蛇逃离巢穴,向开阔地带进发。当时,尽管许多人注意到蛇的异常行动,并及时报告了地震部门,但由于没有引起重视,最终酿成大错。
面对难以抗拒的地震灾害,通过震前预报降低伤亡,减轻损失,一直是科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30多年来,我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都把“动物哨兵”纳入地震预报指标,纷纷建立起了动物测震研究中心和日常观测站。经过艰苦细致地研究与探索,目前已发现具有测震功能的动物多达几十种。主要有
各种观赏鱼类及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蛇、蜥蜴、乌龟等爬行动物,鸡、鸭、鸽、鹦鹉等鸟类,牛、羊、马、狗、鼠、黄鼬等哺乳动物,其中,③蛇对地震前的信息反应最为灵敏,对于水位上升、二氧化碳的浓度、电磁场的变化等震兆因素比较敏感,是活的“地震仪”。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所写的蛇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蛇为什么具有测震功能,归纳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蛇处在冬眠状态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
B.蛇有高度灵敏的触觉,能精确地感触地面或周围物体的轻微震动。
C.蛇具有“红外感受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D.蛇比较灵敏地感知水位上升,二氧化碳浓度和电磁场的变化等震前征兆。
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么多的蛇竟然在地震之前停止冬眠……
(“竟然”一词强调了蛇停止冬眠不合常理,出乎意料之外。)
B.蛇类的这种“先知先觉”有时就成了震前的预警。
(“有时”准确说明了这种“预警”只是偶然的,并没有规律性。)
C.许多各种各样的蛇逃离巢穴,向开阔地带进发。
(“许多”和“各种各样”分别从数量和种类两方面对“蛇”作了限制,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D.蛇对地震前的信息反应最为灵敏……
(“最”字说明了蛇与其他具有测震功能的动物相比,对震前信息的反应灵敏度最高。)
4.对文中三处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列数字②作诠释③举例子
B.①列数字②作诠释③打比方
C.①打比方②列数字③举例子
D.①举例子②列数字③打比方
5.对全文说明顺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8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 ② ③ ④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2分)
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小题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小题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 ② ③ ④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小题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小题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8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小题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小题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 ② ③ ④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小题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小题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8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 ② ③ ④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2分)
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小题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小题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 ② ③ ④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小题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小题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上海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16.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17.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8.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8分)
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3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20.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4分)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 公布(事情的结果)。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