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下列不是同义词的一组。 A、蹂躏——摧残 B、抛弃——保护 C、沉醉——陶醉 D、固执——顽固 |
试题答案
B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结合句意,解释上面句中加粗的字。
2.在文中找出“居”、“是”的同义词。
3.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清,这是为什么呢?
B.我常常寻找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二者的行为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C.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二者的行为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D.我常常寻找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A.不因为外物的好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失而悲伤。
B.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喜或悲,也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
D.不因为外物而喜悦,也不因为自己而悲伤。
4.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其中说明胸襟阔大的句子是________,说明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
5.①“二者之为”写的是谁的心情?判断恰当的是
[ ]
②“二者之为”指的是(联系全文,用原句回答):________。
③作者对“二者之为”持________(A.肯定B.否定)态度,原因是:________。
④古仁人与一般迁客骚人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
6.(用原文回答)“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是指________,“退”是指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古仁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宽阔胸怀和政治抱负的句子,并译成现代汉语。
①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后句间有特殊对应关系,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D.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