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 |
①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②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③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④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
试题答案
D②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③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④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写的《白杨礼赞》,该文是一篇托物言________的散文。
(2)对第③句中“好女子”的“好”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
(3)本文段的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
[ ]
A.不能,四句是递进关系。
B.能,四句是并列关系。
C.不能,四句是因果关系。
D.不能,第一句总括后三句,后三句是因果关系。
(4)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5)对本文段赞美白杨树的思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扬后抑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B.先抑后扬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C.扬抑结合作铺垫,然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D.先扬后抑作铺垫,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写的《白杨礼赞》,该文是一篇托物言________的散文。(
2)对第③句中“好女子”的“好”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 |
B .婆娑 |
C .旁逸斜出 |
(
3)本文段的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
]A
.不能,四句是递进关系。B
.能,四句是并列关系。C
.不能,四句是因果关系。D
.不能,第一句总括后三句,后三句是因果关系。(
4)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
5)对本文段赞美白杨树的思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扬后抑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B
.先抑后扬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C
.扬抑结合作铺垫,然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D
.先扬后抑作铺垫,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②瑞士儿童六岁之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从六岁起每个学生必须接受九年强制性的普通教育。之后,约有12%一14%的学生进入正规的高级中学或教师训练学校,作为以后进入大学校门的台阶。另有16%的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职业训练后,进入社会工作。约有70%左右的学生进入带有职业学校性质的普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去挑选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课程,让学生能深入地掌握一门技术,同时也提供更多的进入大专院校的机会。
③瑞士大专学府为数不多,但学科门类齐全,有一所人文大学、一所师范大学、七所州立大学、二所联邦理工学院、三十七所工艺学院和职业专修学院,还有几所神学院。另外,为工作中的职工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有名目繁多的进修课程可以挑选。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④ 。 。 。瑞士国富与其长期教育,重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不可没。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
2.下列语句都是从第④段中抽取出来的,以下排列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3.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B.先现象后本质
C.先主要后次要
D.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总一分一总)
4.这篇短文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1) 、(2) 、(3) 。
5.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6个字)
①瑞士是个富国。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士,还穷得叮当响,壮年人都卖身去国外当兵。十八世纪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为了改变瑞士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倡“手脑并用”,叫人们不要光动脑子不动手,要精练技术。从此这个国家照此行事,重视和推行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于是在工业精密工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国家逐渐富裕起来。
②瑞士儿童六岁之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从六岁起每个学生必须接受九年强制性的普通教育。之后,约有12%一14%的学生进入正规的高级中学或教师训练学校,作为以后进入大学校门的台阶。另有16%的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职业训练后,进入社会工作。约有70%左右的学生进入带有职业学校性质的普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去挑选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课程,让学生能深入地掌握一门技术,同时也提供更多的进入大专院校的机会。
③瑞士大专学府为数不多,但学科门类齐全,有一所人文大学、一所师范大学、七所州立大学、二所联邦理工学院、三十七所工艺学院和职业专修学院,还有几所神学院。另外,为工作中的职工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有名目繁多的进修课程可以挑选。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④瑞士国富与其长期教育,重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不可没。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
2.下列语句都是从第④段中抽取出来的,以下排列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②尤其是在科技开发中,使不少科技项目的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端,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③又由于国内语言多种化,更促使了学习的快速进步。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3.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B.先现象后本质
C.先主要后次要
D.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总一分一总)
4.这篇短文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1) 、(2) 、(3) 。
5.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6个字)
②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上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B)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颗。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个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
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1、第③、④两段中加粗的“这”分别指代什么?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请分析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通俗性。
C.从全文来看,《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主要是按逻辑顺序来介绍对象的。
D.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4、选文中有些语言通俗易懂、饶有趣味。请从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先在答题卷上填写代表句子的字母,再品析)。
5、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探索,请列举一个这样的故事。你对人类探索宇宙有什么设想?请作简要的说明(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B、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通俗性。
C、从全文来看,《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主要是按逻辑顺序来介绍对象的。
D、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4、选文中有些语言通俗易懂、饶有趣味。请从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先在答题卷上填写代表句子的字母,再品析)。
5、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探索,请列举一个这样的故事。你对人类探索宇宙有什么设想?请作简要的说明(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