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项为之强 C.是知也 D.见不贤而内自省 |
试题答案
D阅读答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与。”遂烹彘也。
1.对“曾子之妻之市”中的两个“之”理解正确的是
[ ]
A.两个“之”字用法不同,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结构助词。
B.两个“之”字用法相同,都是结构助词。
C.两个“之”字用法相同,都是动词,表示“到、去”的意思。
D.两个“之”字用法不同,后一个“之”字与“吾欲之南海”的“之”字意思相同。
2.对曾子的话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
A.对婴儿不能戏耍。婴儿没有知识,正等待着跟从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欺骗你自己。父母欺骗子女,子女不相信父母,这不是教育的好方法。
B.对婴儿不能戏弄。婴儿没有知识,正等待着跟从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学会欺骗。做母亲的欺骗子女,子女就会不相信她,这不是教育子女成才的好方法。
C.对婴儿不能戏耍。婴儿缺乏知识,等待着和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子女,子女就不相信父母,这不能够教育子女成才。
D.对婴儿不能欺骗。婴儿是无知的,正等待着父母教他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你现在欺负他,就是在教他欺负人。父母欺负子女,子女就不相信父母,这不是教育的好方法。
3.曾子的话的含义是
[ ]
A.曾子认为要教育子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B.曾子认为小孩子要听从父母的教育。
C.曾子认为教育子女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D.曾子认为教育子女首先要让他们吃好喝好,没有后顾之忧。
4.下列各句话有相同的是
[ ]
A.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判断句)
C.览物之情,无物异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反问句)
D.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都有通假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一) 论 语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传不习乎 ③ 是知也 ④ 死而后已
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由,诲女知之乎?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 论 语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传不习乎 ③ 是知也 ④ 死而后已
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由,诲女知之乎?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传不习乎 ③ 是知也 ④ 死而后已
【小题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B.吾日三省吾身。 |
C.由,诲女知之乎? |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小题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 论 语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传不习乎 ③ 是知也 ④ 死而后已
【小题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B.吾日三省吾身。 |
C.由,诲女知之乎? |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小题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诲女知之乎
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见藐小之物
B.人不知而不愠 拔山倒树而来
C.其恕乎 蹲其身
D.仁以为己任 以虫蚁为兽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让我们把学习和思考辩证的联系起来。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恕,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D.《论语》都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是儒家的修身之言,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1.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
C.默而识之
D.温故而知新
2.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填字母)
A.学而不厌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
E.诲人不倦
F.学而不思则罔
①“______”,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②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______”,对人家“______”,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③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______”,这话一点也不假。
④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5.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