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________(圆溜光滑 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________(班驳 斑斑)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

A、圆溜光滑;斑斑
B、圆溜光滑;斑驳
C、圆润光洁;斑斑
D、圆润光洁;斑驳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下面是对李白的《静夜思》一诗所写的欣赏文章。(李白的《静夜思》全诗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阅读后,完成下题。

  ①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的想像,更没有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②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诗中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里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上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③秋月里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孤身远客最容易触动愁怀,想到故乡和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________________

  ④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⑤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画。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要说出来的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⑥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1)

在文中两个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

(2)

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出最适合文中横线处的一句。

[  ]

A.

不知道他想些什么。

B.

想到故乡的美好和亲人的温暖、幸福。

C.

完全浸入沉思之中。

D.

又抬起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3)

文中说“疑是地上霜”是诗人产生的错觉,并对错觉的出现作了分析,你知道作者是抓住哪些关键性的词来分析诗意的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诗中没有点明当时的季节是秋天,可文中却明白地说是“秋月”,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认真阅读⑤⑥两节,体会李白诗歌的风格,并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