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给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能自

A、表示过去
B、停止
C、太,过
D、古同“以”。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后,解答问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采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①比甚众,恺惘然②自失。

  注解:①许:此作代词,这样,如此。②惘然:失意之状。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A.y!
B.q!

②崇视

[  ]

A.q@
B.q!

2.给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作解释。

①并绮丽以饰舆服。(  )

助恺(  )

③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赐恺。(  )

④恺以崇(  )

⑤崇视(  )

⑥恺既惋惜,又以为己之宝。(  )

⑦不足,今还卿。(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采溢目者六七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先写武帝“每助恺”,所赐珊瑚树“世罕其比”,似乎王恺胜券在握;但结果却“惘然自失”。这种________的写法,反衬出_________,揭露了统治阶级的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北山愚公者,年①九十,面山而居②。③山北之④,出入之⑤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⑥毕力平险⑦,指通豫南⑧,达于汉阴⑨,可乎?”杂然相⑩。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

给文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惩   A.ch7ng  B.ch6ng

(2)塞   A.s8    B.s4i

(3)曾   A.c6ng   B.z5ng

(4)箕畚  A.j9 ben  B.j9 b7n

(3)

解释文中带△的词。

(1)且:___________

(2)迂:___________

(3)许:___________

(4)诸:___________

(5)叩:___________

(6)龀:___________

(4)

下列句中加粗“之”字,与其他三项有别的是

[  ]

A.

惩山北塞,出入之迂也。

B.

以君

C.

投诸渤海

D.

跳往助

(5)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6)

填空。

这段文字大意是________,其妻之疑意在指出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__年天气__亭台。夕阳西下几时__

无可奈何花____,似曾相识燕____。小园____径独徘徊。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在《浣溪沙》一词的横线上,填上原字。

2)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浣溪沙》这首词的名句,并选择对它理解正确的一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一项是

[  ]

A.花开花落、春光消逝都是人们无法挽回的自然规律,只得“无可奈何”。

B.花落燕归都是眼前实景,它与“夕阳西下”的归光联系在一起,引发了词人惜春的叹惋。

C.花落去、燕归来虽说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只因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组合在一起,才有了深刻的内涵,富有哲理。

D.“无可奈何”是对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感喟,“似曾相识”是写对过去已消逝的美好事物的重现,这是美好的希望。

3)概括上、下阕的主要意思。

①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阵子》词前小序说这是寄给友人陈亮的一首壮词,这是一首怎样的壮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

[  ]

A.赋税

B.交给,给予

C.文体的一种

D.写作

②梦吹角连营

[  ]

A.转,掉转

B.曲折,环绕,旋转

C.醒

D.答复,报答

③五十弦塞外声

[  ]

A.演奏

B.改变

C.上下内外移位

D.翻译

④马作的卢飞快

[  ]

A.起,兴起

B.写作

C.像……一样

D.劳作,制造

6)《破阵子》这首词里用了两个典故,写了两个比喻句,请你分别写在下面。

①两个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这首词不同寻常:以尾句5个字否定了前面957个字,使情感的抒发陡然从峰巅跌入谷底。你怎样理解这一奇特情况?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浣溪沙》作比较,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