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不定项选择。选出搭配错误的选项 A、《纸上谈兵》——赵括 B、 《负荆请罪》——廉颇 C、《投笔从戎》——项羽 D、 《四面楚歌》——班超 |
试题答案
CD余秋雨
(2)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3)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最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4)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教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技巧也不会。
(5)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嗫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6)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过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多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7)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年清供,然后迅速送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的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穆尼老师手上。
(8)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只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9)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第(1)段中“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至第(6)段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记叙方法?
A.顺序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3.第(4)段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段中的“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作者指的是一种什么样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不定项选择)( )
A.第二段中“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表现了穆民老师索要贺年卡片的热切心情。
B.为老师补一张贺年卡,是作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因此,“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C.第四段中作者列举几位中学时代老师学识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自豪和自得之情。
D.第五段开头一句在文中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E.“30年的重量”这一标题拟得好,它具体地掂量出了师生间情意的分量。
______,像睡梦同清醒、黑夜同黎明一样紧密相联。③一个人从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④经历着失败的黑夜,正预示了成功的黎明即将来临。⑤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⑥人们的认识、能力以至发明创造,并不单单是在总结成功经验,也是在汲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⑦戴维谈到自己获得成功时说过:“我的那些最主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做出的。”
1.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①叹息______ ②感伤______ ③畏惧______
2.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3.在文中____处填上反义词:
4.本段文字运用修辞方法是______
5.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6.这段文字说理的主要方法是(不定项选择)
B.充当论点,段末归纳论点。
C.充当论据,证明失败并不可怕。
|
现在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错误地说中国的贫穷落后,都是人民起来闹革命闹的。照他们看来,似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不抵抗,当顺民,把中国归入帝国主义国家的版图,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也就会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这种错误的观点,简直是白日做梦,说胡话。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难道是来帮助中国富强的?当然不是。他们来,是为了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当时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于1900年10月23日给德国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这个强盗头子的自供状。看一看这个自供状,对于认识这些帝国主义者的面目,是大有好处的。
瓦德西先说了一个总的印象:“所有市区,多被毁坏。”他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瓦德西在这里写了一个旁注:“正式特许抢劫3 日,系自8 月16 日至18 日为止。”抢劫而至于“公开,”而且又是“正式”“特许”的抢劫,听起来好像是奇闻,但又确是事实。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
1.文中“强盗”指的是( )
A.瓦德西
B.德国人
C.德国皇帝
D.八国联军
2.把“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瓦德西对抢劫总的印象是________。
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________。
5.文中“这种错误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多项选择)( )
A.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B.这是白日做梦,说胡话。
C.在抵抗外来侵略这个问题上,奉行不抵抗政策,甘当“亡国奴。”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和强盗本性。
6.文段采用揭露和批判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表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错误本质,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C.把帝国主义的丑态描写得更加逼真,生动形象。
D.把瓦德西的所见所闻叙写得更加具体、细致。
这种错误的观点,简直是白日做梦,说胡话。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难道是来帮助中国富强的?当然不是。他们来,是为了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当时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于1900年10月23日给德国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这个强盗头子的自供状。看一看这个自供状,对于认识这些帝国主义者的面目,是大有好处的。
瓦德西先说了一个总的印象:“所有市区,多被毁坏。”他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瓦德西在这里写了一个旁注:“正式特许抢劫3日,系自8月16日至18日为止。”抢劫而至于“公开,”而且又是“正式”“特许”的抢劫,听起来好像是奇闻,但又确是事实。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
1.文中“强盗”指的是
B.德国人
C.德国皇帝
D.八国联军
2.把“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3.瓦德西对抢劫总的印象是 。
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5.文中“这种错误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多项选择)
B.这是白日做梦,说胡话。
C.在抵抗外来侵略这个问题上,奉行不抵抗政策,甘当“亡国奴。”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和强盗本性。
B.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错误本质,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C.把帝国主义的丑态描写得更加逼真,生动形象。
D.把瓦德西的所见所闻叙写得更加具体、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