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观书有感》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鉴:镜子
B.渠:渠水
C.如许:如此
D.为:因为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同步练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选取用“曲”而不用“竹”,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10.“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1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选段,完成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①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②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③回巧④献技⑤,以效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⑦之状与目谋⑧,瀯瀯⑨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⑩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注释】 ①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两位友人。②刈(yì意):割。③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④回巧:指山峦回环、云水萦绕。⑤献技:指鸟兽呈献出各种技艺。⑥效:呈献。⑦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⑧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⑨瀯瀯:拟声词,水回旋的声音。⑩匝(zā)旬:满十天。(11)澧镐鄂杜:地名,都是当时京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的地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4分)

蒙络摇缀(                 )      ②往来翕忽(               )

悄怆幽邃(                 )      ④而有之(               )

⑤予怜而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②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3.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甲文中石潭的构造特点、有活水注入、少有人来等都是潭水清澈见底的原因。

B.甲文中“斗折”写的是静止的溪身,“蛇行”写的是流动的溪水,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两岸的形状,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显。

C.甲乙两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这两篇游记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

D.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叙述发现石潭、购买小丘的事,描写石潭和小丘的美丽景色,议论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达了对它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4.有人评论: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笔下的小石潭和小丘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请结合以上两段选文,联系作者的遭遇,说说小石潭、小丘与作者之间的相似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选段,完成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①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②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③回巧④献技⑤,以效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⑦之状与目谋⑧,瀯瀯⑨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⑩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注释】 ①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两位友人。②刈(yì意):割。③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④回巧:指山峦回环、云水萦绕。⑤献技:指鸟兽呈献出各种技艺。⑥效:呈献。⑦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⑧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⑨瀯瀯:拟声词,水回旋的声音。⑩匝(zā)旬:满十天。(11)澧镐鄂杜:地名,都是当时京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的地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4分)
蒙络摇缀  ②往来翕忽悄怆幽邃    ④而有之⑤予怜而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②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小题3: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石潭的构造特点、有活水注入、少有人来等都是潭水清澈见底的原因。
B.甲文中“斗折”写的是静止的溪身,“蛇行”写的是流动的溪水,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两岸的形状,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显。
C.甲乙两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这两篇游记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
D.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叙述发现石潭、购买小丘的事,描写石潭和小丘的美丽景色,议论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达了对它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小题4:有人评论: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笔下的小石潭和小丘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请结合以上两段选文,联系作者的遭遇,说说小石潭、小丘与作者之间的相似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划线词语。
①月色入。户:                                                
无与为乐者。念:                           
至承天寺。遂:                       
④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                           
2、翻译。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文中最后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6、苏轼被人称为豪放派代表,这与本文的“闲”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古代文人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再举一例并写出能体现他的作品风格的句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1)月色户(             )
(2)无与乐者(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5)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6)怀民亦未(              )
(7)水中藻荇交横(              ) 
8、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
                                                                                                                                                             
9、品味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哪句诗最能体现该句的意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我选                                                                                                                                                 
     理由:                                                                                                                                              
10、仔细阅读上文及所给材料,说说“闲人”的内涵。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 ”被逮捕入狱,出狱后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为官到去死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篇文章他谪贬黄州后写的。
                                                                                                                                                            
11、把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4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                                                                                                                                    
12、说说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
18、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
19、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                        (4)田忌遂走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小题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小题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                        (4)田忌遂走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小题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小题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说:念shuì,劝说,说服。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卜:念,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为大事:这里指造反。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

(2)能面刺寡人之过________

(3)不相________

(4)田忌遂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

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

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

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

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

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乐羊子妻   范 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①盗泉:古泉名,今在山东泗水县。古籍中有:“(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②稽废:延误荒废;   ③懿德:美好的品德。

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子尝行路,得金一饼。      (遗:弄丢,遗失)

B.羊子大惭,乃金于野。        (捐:献出,捐出)

C.妻乃刀趋机 。               (引:拿起) 

D.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  (亡:通“无”)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况拾遗求利,污其行乎!         徒有先生也。

B.妻跪问故。                    羊子感言。

C.此织生自蚕茧,成机杼。        行者休

D.今若断斯织也,捐失成功。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羊子妻批评丈夫行路拾遗时,先用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两个典故,接着指出贪小利失大节的危害,终让让丈夫心悦诚服。

B.选文第二故事乐羊子妻 “引刀趋机” 用自己织布的切身体会,告诉乐羊子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

C.文中用羊子“大惭,捐金于野”“感其言,复还终业”的表现,从侧面突出了妻子的教育起到了作用,突出了她的聪慧善教。

D.文中的乐羊子妻不知其姓氏,足见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乐羊子妻批评、开导丈夫的两个故事充分表现了她顾全大局、深明大义、聪明能干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