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粗糙(cāo) 消弭(mǐ) 船舷(xuán) B.绮丽(qǐ) 纤细(xiān) 摒弃(bìng) 亘古(gèn) C.粗犷(guǎng) 同僚(liáo) 隽永(jùn) 深谙(ān) D.倭瓜(wō) 提防(dī) 吮吸(yǔn) 翘首(qiáo) |
试题答案
BB.绮丽(qǐ) 纤细(xiān) 摒弃(bìng) 亘古(gèn)
C.粗犷(guǎng) 同僚(liáo) 隽永(jùn) 深谙(ān)
D.倭瓜(wō) 提防(dī) 吮吸(yǔn) 翘首(qiáo)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东郊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②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000米,南北宽度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决定将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③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万亩,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400余万元。
④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000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覆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的气氛之中。
⑤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⑦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龟跌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⑧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万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②灵柩( )③突兀( )
④远眺( )⑤纤细( )⑥深邃( )
⑦机械( )⑧南麓( )⑨横匾( )
⑩镌刻( )
2.为文中画□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1分)
[ ]
A.甲称道 乙肃穆 丙奇妙
B.甲称赞 乙肃穆 丙奇特
C.甲称颂 乙肃静 丙奇妙
D.甲赞颂 乙肃静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绍了钟山怎样的地势及环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南北宽度仅3000米中加粗词语“仅”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园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写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绍的中山陵的结构布局,并指出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写了大平台上所见景色,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为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主 角
【美】安•古德里斯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②“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③“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④“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⑤“因为我的角色!”
6《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7“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q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8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言。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9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言(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10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11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2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言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3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言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14那晚,妹妹的角色______没有一句台词,______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剩下我们面面相qù__________
2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14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虽然 却 B.既 又
C.不仅 还 D.不是 而是
23、这篇小小说围绕着妹妹的演出来安排故事情节,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写出妹妹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篇小说为什么以“主角”作为题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注意铺垫和照应,行文有波澜。
B.小说描写了“我”观剧时的感受和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妹妹表演的精彩。
C“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表现了“我”很有礼貌却又略显拘谨的样子。
D.小说结尾爸爸的话,使妹妹态度的转变变得合理可信,也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26、上文第⑦段中“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请你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爸爸跟妹妹究竟谈了什么,才使得“妹妹总算没有退出”。字数在80字左右。(8分)
主 角
【美】安•古德里斯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②“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③“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④“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⑤“因为我的角色!”
6《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7“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q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8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言。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9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言(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10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11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2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言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3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言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14那晚,妹妹的角色______没有一句台词,______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剩下我们面面相qù__________
2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14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虽然 却 B.既 又
C.不仅 还 D.不是 而是
23、这篇小小说围绕着妹妹的演出来安排故事情节,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写出妹妹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篇小说为什么以“主角”作为题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注意铺垫和照应,行文有波澜。
B.小说描写了“我”观剧时的感受和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妹妹表演的精彩。
C“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表现了“我”很有礼貌却又略显拘谨的样子。
D.小说结尾爸爸的话,使妹妹态度的转变变得合理可信,也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26、上文第⑦段中“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请你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爸爸跟妹妹究竟谈了什么,才使得“妹妹总算没有退出”。字数在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躬耕于垄亩,闲唱《梁父吟》,蜗居草庐之中,却难掩他的才华横溢。曾是街头地痞,区区十里亭长,既无文tāo( )亦无武略,却在顷刻间成为天下的主人、汉室的帝王。昔日忍辱胯下,出身市井之中,授食于漂母,却成为汉王的宠臣,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们出身低微, 全都是历史长河中难以mó ( )灭的印记,是历经千万年淘洗、沉积而留下的斑斑黄金,更是千古难遇的英雄。英雄,出身本就没有必然的渊源。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两朝( ) 渊源( ) 文tāo( ) mó( )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按音序检字法,“顾”字应查字母“G”,再查音节“gu”。
B.按部首检字法,“顾”字应查“页”部,再查4画。
C.“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与成语“奋不顾身”中的“顾”在字典中的意思都为“拜访”。
D.“顾”字的书写顺序为“先左后右”,第七笔是“|”。
(3)文中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是( )。(2分)
A.虽然……却 B.因为……所以
C.无论……却 D.只有……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理解: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泌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种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沙砾( ) 狩猎( ) 发酵( )
2.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思考、谋算、筹划 |
B.筹划、思考、谋算 |
C.谋算、思考、筹划 |
D.思考、筹划、谋算 |
3.对文中加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4.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话,目的是什么?
5.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是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6.本文是一篇________(A.科学小品文 B.一般性说明文);全文在结构上采用了(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的方式。
7.第二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8.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