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判断正误。
(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A、√
B、×
(2)《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A、√
B、×
(3)《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A、√
B、×
(4)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A、√
B、×

试题答案

B,B,A,B
相关题目

  科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言”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漫无目标地“寻寻觅觅”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大忌。进行科学研究时,为了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应重视对最终结果的预测。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把这种预测叫做“毛估”,并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毛估比不估好。

  念大学时,卢嘉锡在一次考试中,基本上做出了一道其他同学都不会做的题目,可老师只给了1/4的分数,他感到很委屈。老师耐心地开导他: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点错一位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了。今天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点错了地方……

  经过认真的思索,卢嘉锡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他认识到,出现小数点点错地方之类的不应有的错误,问题不仅仅在一时的疏忽上,主要是没看出计算结果在数量级上明显的不合理;如果解题时能够认真地对照分析一下题目所给的条件,错误是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的;出“岔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解题的目标没个“谱”。

  从那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合理的物理模型,毛估一下答案的大致数量级。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避免了差错。

  卢嘉锡曾跟随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学习和从事结构化学研究。他注意到,这位导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鲍林教授往往就能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他常常揣摩导师的治学与研究的思维方法,探究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他发现,导师的过人之处在于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并进行毛估性判断。这一发现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毛估比不估好。

  运用“毛估”对于正确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是很有意义的。“毛估”需要非凡的想像力,想像力只能产生于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头脑;“毛估”需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运用毛估,甚至可能变成“瞎估”。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④段是怎样通过举例来证证中心论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⑤段看,鲍林教授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最后一段看,怎样才能正确运用“毛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内写上简洁得体的话语。

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在本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中,虽经努力拼搏,但仍以3∶4的微小差距惜败奥地利选手施拉格,请你发一条短信息鼓励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天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

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科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言”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漫无目标地“寻寻觅觅”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大忌。进行科学研究时,为了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应重视对最终结果的预测。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把这种预测叫做“毛估”,并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毛估比不估好。

  念大学时,卢嘉锡在一次考试中,基本上做出了一道其他同学都不会做的题目,可老师只给了1/4的分数,他感到很委屈。老师耐心地开导他: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点错一位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了。今天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点错了地方……

  经过认真的思索,卢嘉锡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他认识到,出现小数点点错地方之类的不应有的错误,问题不仅仅在一时的疏忽上,主要是没看出计算结果在数量级上明显的不合理;如果解题时能够认真地对照分析一下题目所给的条件,错误是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的;出“岔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解题的目标没个“谱”。

  从那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合理的物理模型,毛估一下答案的大致数量级。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避免了差错。

  卢嘉锡曾跟随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学习和从事结构化学研究。他注意到,这位导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鲍林教授往往就能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他常常揣摩导师的治学与研究的思维方法,探究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他发现,导师的过人之处在于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并进行毛估性判断。这一发现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毛估比不估好。

  运用“毛估”对于正确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是很有意义的。“毛估”需要非凡的想像力,想像力只能产生于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头脑;“毛估”需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运用毛估,甚至可能变成“瞎估”。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④段是怎样通过举例来证证中心论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⑤段看,鲍林教授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最后一段看,怎样才能正确运用“毛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内写上简洁得体的话语。

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在本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中,虽经努力拼搏,但仍以3∶4的微小差距惜败奥地利选手施拉格,请你发一条短信息鼓励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天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甲)(新华社长江前线22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入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撤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实破了。

(乙)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长江天堑,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空中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南京城冲去……

(丙)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说:“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1.甲、乙两文表现的是同一内容即_______________相同,但体裁不同,所以表达方式不同。甲、乙、丙三文的体裁各不相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甲文画线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3.甲文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A.归纳上文                         B.总结下文

C.承上启下  &nb?sp;                        D.照应首尾

4.乙文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可用甲文中两个词语概括,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章内容解说(丙)段中以下三个词的内涵:

1怎样(你们已经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

2什么(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

3多么(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6.从结构角度分析甲、丙两文,正确的项有(   

A.都是新闻的主要部分

    B.都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C.甲文段有新闻的导语、主体两部分

D.丙文是主体部分的第三个事例

7.从材料安排角度选出分别与甲、丙两文有关联的项(   

A.按事实的主次安排材料

B.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C.按文体的特点安排材料

D.按由果及因的逻辑顺序安排材料

8.甲文段在摘抄时有两处笔误,使词语运用不当,请抄写在下面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与“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长江天堑,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这两句中“认为”一词都在句子中作谓语。

B.甲文电头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正在迅速发展中。

C.西路军渡过23的人所用时间为24小时。

D.写消息并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融入其中,但一定要真实准确。

E.消息的三个特点是:真实、及时、简洁;其中最根本的是真实。

10.丙文所表现的志愿军的精神是(用文中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丙文中说“用不着多举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举例的特点:

1)本文的三个典型事例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个事例的典型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个事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个事例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个事例紧紧联系和连接在一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