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我的教育很大。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题。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碴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以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时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院差点下死亡通知书,医生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未,我破天荒考了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得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

通读全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地将它们概括出来。

(2)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我”,为什么听了“我”的话后又转怒为喜,“忍不住扑哧笑了”?

(3)

通读全文内容,概括文中“我”的特点。

(4)

通读全文,选出对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

文题所谓“成长的桥”,指的是“我”那次从阳台上摔下来,清醒后竟然和以前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

B.

所谓“成长的桥”,是指“我”从小到大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成长的故事。

C.

所谓“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父母对“我”的爱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D.

所谓“成长的桥”,是指在一系列的小事中所体现出的父母对“我”的谆谆教导。

(5)

文中多处写父母给予“我”的爱,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迷人的色彩世界

①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点染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带给我们很多科学意义上的启迪和帮助。

②色彩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特性之一是:它有“重量”。如果你不信,不妨做一下这样的试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只盒子,再将一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只用红纸包封,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更重一些。戴尔教授经过多种复杂的试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的“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③色彩学还告诉我们,人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感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④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因此,如果只用皮肤喜爱的颜色,身心会健康;相反,就会精神紧张或患各种疾病。室内的颜色也左右着身体的状态。       在一间没有窗户而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2个小时,______  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        在全是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只过了1个小时。并且,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也会下降。因此色彩学家建议室内装修以使用米黄色为佳。

        A       。人们将色彩的波长按一定的规则改写成五线谱,并用乐器来演奏这种由色彩波长谱写成的旋律。正在从事这项研究的是以环境音乐创作而闻名于世的日本作曲家神山纯一。他认为:“光也好,音乐也罢,都是通过眼和耳感觉到的波。既然都是波,就应该有置换的可能。”他把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的可视光线的波形,置换成相应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发现用这种方法谱成的旋律和色彩的变化有着惊人的一致。对这种旋律稍加润色后,就能用16种色彩进行谱曲。据说,去年夏天已经出版了用色彩谱曲的激光唱片。

        B       。颜色可以使人的肌肉或松弛或紧张。试验证明,人的肌肉状态最松弛时的正常值是23;蓝色最近正常值,为24;绿色为28;黄色为30;红色显示人的最兴奋状态,为42。医生们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颜色医疗法,例如,红色是血的颜色,对治疗贫血等血液疾病有效;绿色是让人放松的颜色,对治疗哮喘和心肌疾病有效;黄色对治疗糖尿病和消化不良有效;蓝色有益于治疗中风等病症.人们正在尝试使用颜色测试器、“彩色音乐”磁带等进行自我治疗。

⑦希腊色彩和色彩疗法研究所所长迪亚曼蒂迪斯说:“希腊刚开始用‘彩色音乐’磁带实行声色治疗,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确实,这种‘彩色音乐’不同于我们平常听到的那种音乐。它不是用来激起人的情感共鸣,而是使人体器官接收颜色能的灌输。”这听起来似乎很神奇,但色彩学家都坚持认为,如果使用得法,颜色是治疗情绪紧张、心情抑郁及其他许多疾病的最好武器。

⑧朋友,如果你感到日常生活单调、没有生机,你可以在周围的环境中增加一些色彩,它将使你的生活丰富起来。

(作者:西平,摘自《发现》2005年第10期,有删改)

1.阅读文章⑤⑥段,在A、B两个画线处分别填写概括语段内容的语句。(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A:                                         B:                               

2.文章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发现”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3.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4.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他把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的可视光线的波形,置换成相应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发现用这种方法谱成的旋律和色彩的变化有着惊人的一致。

5.假如你是七种颜色中的一员,向将要粉刷房间的主人推荐自己,请运用本文的相关知识,写一段简明生动的自荐语。(60字以内)。

60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春   晖

黄维梁

下午这样的阳光,实在舒服。我脑海响起了意大利的民歌《可爱的阳光》,真想找到一片青草地。停下汽车,赤足踏青,让金光洒遍一身。我旋下了汽车的窗子,风进来了,和而不疾,温度正好,是摄氏20余度吧。要是在海滩,海水一定也可亲,大概是夏威夷那样的恒温——恒常不变的温暖,或者说凉快。

阳光是浑融的一大片,弥漫了大地,树木的绿色镶了金边,立体公路桥成为希腊一样黄金闪烁的建筑。我随手按掣,汽车的音响播出来的,就那么巧,是史特劳斯的《春之声》。我照着旋律哼起来,右手在方向盘上打着拍子。我忘了正在开汽车,汽车好像左摇右摆了一下。路上旁边行车线的一辆汽车,和我的车并肩走了一会儿,然后略为加速超过了。驾驶者好像对我使了眼色。是位年轻的女士,开着宝马,火红色的。我得小心开车呀!

我真的感到高兴,因为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虽然是小事。完成了责任的那种快慰使我终于决定来探望父亲。是周末的下午,应该是休息的时候,然而,有多少应该要休憩的时光,都把自己锁在书斋。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自困于金锁。毛姆笔下的人物,自锁于人性。我自困于书之斋书之锁。像薛西佛斯.推了石头上山石头又滚下来,又推上山又滚下来,像他,案牍书刊文稿清了叉堆起来清了又堆起来。劝君惜取“壮”年时。然而,壮年是难以壮士断臂.难以拒绝成就事业.难以息交绝游的悲壮岁月。终于,我决定向自己请假,别书斋,去探望父亲。好几天没去看他了。

瘦,动作迟钝。往往这刻钟可以走动,下一刻就举步艰难。a有时候头晕.心闷.肚子痛。患了多年的帕金森病的老人家,就是这个样子。b除非中年即殁,很多人都要这样经历生命的秋天和冬天。头发枯干如深秋疏落的芦苇,脸部瘦瘪如寒冬光秃起皱的树干。c而难以打发的时光啊,恍如冬夜阴冷的长巷。而人多半都如此。老人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d那是逃不了的,正如纷纭错综复杂的种种问题,我要面对,要解决,人人都要面对,要解决,是逃不了的。

人生下来就要注定面对种种问题。例如,古人要学会捕鱼,而我们要学会不吃被污染的鱼。例如,古人要学会把事物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而我们要学会不被波涛汹涌的印刷品墨浪淹滋。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未能发现一条解决所有问题的公式。汤因比的“挑战回应”说,只说明世间挑战千万,而我们穷于回应,我们的回应,鞠躬尽瘁而后已。人从混沌中来,最后回到混沌中去。混沌,如冬之茫茫冷雪,如冬之暗暗长夜。

我和父亲闲话家常。他牙齿不全,对我带来的鱼片粥却吃得啧啧称美。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我说:“你的书法,我始终赶不上。”老人家笑了。父亲问,用细小的声音:“你最近出了新书吗?”不知道在我将来七老八十的时候,我的女儿和儿子会不会也来看看赢弱的父亲。

我告辞了,父亲在一院子的阳光中看报纸。他的眼力和脑力仍然很管用。不知道阳光是什么时候洒进来的。我开车走了。《可爱的阳光》,今年春天好像就以这样的阳光,击退了寒冷,兴高采烈地来了。公路两旁的树,添了新绿。“池塘生春草”,这儿没有池塘,但我却听到春草呱呱茁壮成长的声音,真是《春之声》。我这时看不到纷纭复杂的问题,眼前不是冬夜的长巷,而是春日阳光的开豁公路。一群儿童列队而走,蹦跳着,衣服在阳光中鲜红嫩绿。我旋下窗子,扭大了《春之声》的音量,我和万物,欣欣然在风和阳光之中。

1.本文题目《春晖》语义双关,表面上指      ,实际上指      ,由此让人联想到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相关两句诗                   与此手法相同。

2.下面这句话应填入原文何处?(    )

“三十年后,我可能也是这个样子。”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结尾一段“我这时看不到纷纭复杂的问题,眼前不是冬夜的长巷,而是春日阳光的开豁公路。”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4.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从内心感觉的角度描述,“舒服的阳光,和而不疾的风”,都是为表达自己高兴愉悦的心情。

B.第二自然段关于浑融的阳光,镶金的绿树,闪烁的建筑,对《春之声》的欣赏,开车打拍子,火红的宝马等描写,从视觉.听觉.行动上进一步烘托渲染自己高兴愉悦的心情,完成责任的快感。

C.“壮年是难以壮士断臂.难以拒绝成就事业.难以息交绝游的悲壮岁月。”此句意为人到中年,于上赡养父母,于下抚育子女,于己还得成就事业,只好息交绝游,抱心守一了。

D.结尾在结构上呼应篇首,依然是《可爱的阳光》,依然是鲜红嫩绿,依然听到《春之声》,探望父亲后高兴快慰的心情,如沐春风,如浴阳光。

E.为人子不忘父母养育之情,百忙中前去探望,全篇饱含深情,娓娓动人,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别人看懂,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天天一脸不解,问:“为什么?”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

1.对于“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这句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活泼”,刻画的是水的动态美。

C.“水很活泼”不规范。

D.“水很活泼”是作者的心情的反映。

2.“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这句话意思是

[  ]

A.“水很活泼”就是一句诗。

B.“水很活泼”诗意还不够浓。

C.“水很活泼”是散文的语言。

D.“水很活泼”形象、生动、有创意。

3.“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我”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

A.事情很复杂。

B.老师可能会认为这是病句。

C.书本上没有这样的句子。

D.保住考试的好成绩。

4.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回归到何处恰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处“”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

A.既……又      B.不但……而且

C.又……又      D.并……并

7.文中有一处加粗的句子,说法对吗?试用一句话说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