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分区域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收费、收费多少,由参观者自己决定。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
试题答案
B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分区域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收费、收费多少,由参观者自己决定。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重庆永川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求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2004 宁波)阅读下文,回答1-6题。
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①据《新闻晨报》报道,随着美国和欧洲□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28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
②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造成“生命天堂”
③英国《观察家报》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__________,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④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NASA)在布什总统的大力要求下,已经展开了一个总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火星研究计划。作为该庞大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研究人员出席大会,包括阿瑟·克拉克、格雷格·拜尔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幻作家也受到了邀请。
⑤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高级科学家迈克尔·梅尔说:“长期以来,改造火星一直是热门的科幻话题,但现在,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这个‘天方夜谭’变为现实。我们认为,改造火星这个话题已经像其他的科研项目一样,存在其实现的可能性。”如今,大部分宇航员都认为,火星确实可以被改造成“小地球”,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大量的资金,科学家们也至少得为之奋斗几十年。
⑥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⑦当然,与所有“惊世骇俗”的计划一样,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很多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可怕的、不负责任的。
⑧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⑨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⑩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大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1)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2)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 ]
A.火红荒凉的山脊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
B.用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火红荒凉的山脊
C.郁郁葱葱的森林把火红荒凉的山脊覆盖
D.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3)解释第⑤段中“天方夜谭”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根据第⑥段内容画出的改造火星的流程示意图,这个流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下边列出的是5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请把各个环节的代号A、B、C、D、E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移植花草树木
B.土壤中的冰融化成水
C.覆盖上稠密温暖的大气层
D.逐渐变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E.靠植物提供氧气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5)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改造火星,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4 宁波)阅读下文,回答
1-6题。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
①据《新闻晨报》报道,随着美国和欧洲□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
28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②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造成“生命天堂”
③英国《观察家报》
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__________,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④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
NASA)在布什总统的大力要求下,已经展开了一个总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火星研究计划。作为该庞大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研究人员出席大会,包括阿瑟·克拉克、格雷格·拜尔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幻作家也受到了邀请。⑤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高级科学家迈克尔·梅尔说:“长期以来,改造火星一直是热门的科幻话题,但现在,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这个‘天方夜谭’变为现实。我们认为,改造火星这个话题已经像其他的科研项目一样,存在其实现的可能性。”如今,大部分宇航员都认为,火星确实可以被改造成“小地球”,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大量的资金,科学家们也至少得为之奋斗几十年。
⑥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⑦当然,与所有“惊世骇俗”的计划一样,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很多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可怕的、不负责任的。
⑧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⑨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⑩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大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
1)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 .勘测 |
揭露 |
讨论 |
蹦跳 |
B .观测 |
透露 |
准备 |
雀跃 |
C .勘探 |
泄漏 |
筹划 |
跳动 |
D .探测 |
披露 |
酝酿 |
跳跃 |
(
2)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A
.火红荒凉的山脊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B
.用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火红荒凉的山脊C
.郁郁葱葱的森林把火红荒凉的山脊覆盖D
.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3)解释第⑤段中“天方夜谭”一词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面是根据第⑥段内容画出的改造火星的流程示意图,这个流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下边列出的是5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请把各个环节的代号A、B、C、D、E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移植花草树木
B
.土壤中的冰融化成水C
.覆盖上稠密温暖的大气层D
.逐渐变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层E
.靠植物提供氧气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5)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改造火星,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最初,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集体狩猎一天,如能分到一份食物,已非常幸运,对于分两份食物,他们连想也想不到。那时,人们对于数的概念只能是“有”和“无”两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一天有可能分到两份食物。“两份”相对于“一份”,就产生了“多”和“少”的概念。对于三份或三份以上,他们只能用“很多”来描述。这大概就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二进位数学的原因。其中“无”是“0”,“有”是“1”,“多”是“2”记作“10”。可见我国“二进位制”很可能早于“十进位制”。
这种模糊概念,还有诸如“上帝”“鬼”“神”等,以及由这类模糊概念派生出的一系列模糊语言。尽管这类模糊语言,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减少,但限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至今仍有类似的模糊概念,如“宇宙人”“飞碟”等。
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模糊语言存在,首先是由于各种社交活动的需要。参加社交活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追求、文化教养和个性差异。如果不善于在社交中灵活地使用模糊语言去求同存异,将很难达到目的。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大概首推日本人。凡同他们进行过经济会谈的人,应该记得,日本人一般都极力避免使用“行”与“不行”这类态度明确的语言,用得最多的倒是“再研究”“考虑考虑”,其实,这等于告诉你“不行”或“不成”。
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首先,我们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比如“大”和“小”。细菌相对于人体小得无可比拟,但与“病毒”“原子”比则又俨然是个庞然大物。地球相对于人太大了,但与“宇宙”比又不过为沧海一粟。如果要在“大”与“小”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再者,模糊语言要比清晰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如果形容一个美丽的姑娘,可以说“她美得像一朵带露的玫瑰”,这样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美感。如果硬求精确,说她的脸呈15厘米直径的圆盘,2/3为红色,2/5为白色……这虽然准确,但毫无美感。所以有人说:没有模糊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美。
科学技术领域中大量模糊语言的出现,正如模糊数学创始人扎德所说:“一个系统复杂性增大,其精确性必然减少。”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才使今天的人们认识到,模糊信息是一种高智商信息。当今,各种以研究模糊信息为目标的新学科,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模糊医学”“模糊语言学”“模糊计算机”等。据估计,模糊哲学、模糊经济学也将应运而生。这一切使模糊成了当代科学最突出的时代特色。
1.对第一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十分低下而导致了数学的落后。
B.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时候。
C.由于生产力低下我国的“二进位制”自然就早于“十进位制”
D.“二进位制”落后于“十进位制”的原因在于生产力十分低下。
2.第五段划线处的“模糊语言”,是 的产物。
3.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主要说明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3.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东郊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②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000米,南北宽度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决定将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③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万亩,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400余万元。
④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000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覆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
的气氛之中。
⑤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⑦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龟跌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⑧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万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②灵柩( )③突兀( )
④远眺( )⑤纤细( )⑥深邃( )
⑦机械( )⑧南麓( )⑨横匾( )
⑩镌刻( )
2.为文中画□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1分)
[ ]
A.甲称道 乙肃穆 丙奇妙
B.甲称赞 乙肃穆 丙奇特
C.甲称颂 乙肃静 丙奇妙
D.甲赞颂 乙肃静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绍了钟山怎样的地势及环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南北宽度仅3000米中加粗词语“仅”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园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写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绍的中山陵的结构布局,并指出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写了大平台上所见景色,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为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