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是惜时对联中的句子,请你选择正确的搭配顺序,使其组成四副对联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 ②无情岁月增中减 ③白首方悔读书迟 ④茫原荒夜闻鸡舞 ⑤书山勇上捧晨星 ⑥有味诗书苦后甜 ⑦学海勤游穿夜幕 ⑧文山书海囊萤读 A、①句与③句;②与⑧句;④与⑥句;⑤与⑦句 B、①句与⑥句;②与③句;④与⑧句;⑤与⑦句 C、①句与③句;②与⑥句;④与⑦句;⑤与⑧句 D、①句与③句;②与⑥句;④与⑧句;⑤与⑦句 |
试题答案
D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凡三往,乃见”质疑
王猛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据《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接受徐庶、司马徽推荐,共访问诸葛亮三次,前两次均未谋面,第三次才见诸葛亮的庐山真面。这一情节无疑是依据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凡三往乃见”等数句,而且一般标点为“凡三往,乃见。”习惯译为:“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笔者认为,这种标点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三国志))记载的根据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其中并未有第三次才见到之意,而且陈寿本人在《上诸葛亮集表》中也说“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与《前出师表》完全一致,也没说三顾一见。我们知道,陈寿著史很重视文献依据,由于他本为蜀人,在撰著三国志之前,曾奉命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所以《前出师表》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和杜撰?似乎也可能性不大。众所周知,《三国志》是以选材审慎、笔法谨严为特色,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就评价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这一点受到清代许多研治《三国志》学者的认同。比如陈寿尽管非常欣赏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但对其多次北伐的失败,则摆脱传统天命论,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委婉探究其不足。这与后人尤其《晋书》的修撰者对诸葛亮的一味吹捧甚至神化殊不同,而且又以商榷、推测的语气出之,可见其“下笔不苟”的特点。
显然,以陈寿之严谨,“凡三往乃见”不应该是他的臆测、杜撰,其语义内涵也应当不会超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且以诸葛亮的隐士身份及谨慎、自视清高的个性,决不可能一次面谈即应邀出山,他需要对刘备的人品、个性、抱负、发展等有全面的评估;尤其,《出师表》明确地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推其语气,两人应该有过多次“草庐之中”的交谈。这样看来,“凡三往乃见”句应当别译。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翻译成“总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细加品味,似乎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其买,这里存在一个标点的问题,“凡三往”与“乃见”之间,一般用逗号,而联系上下句,实际应标点为句号,即“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此处“乃”的意思为“始、刚刚”,表示很短的时间。如《大戴礼记·保傅》:“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王聘珍解诂:“乃,始也。”再如《札记·月今》:“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生。”而“乃”与“因”连用,可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如《晋书·卫璀传)):“罐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
因此,《三国志》的上面几句可以翻译成:“于是先主就去拜访了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刚刚见面,(刘备)就屏退了身边的人说:……”这种译法,既与诸葛亮“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符合,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选自2011年9月21日《国学网》)
【小题1】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三顾茅庐”起源于《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情节。 |
B.据《前出师表》,作者认为“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与杜撰。 |
C.第二段列举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的语句证明陈寿“下笔不苟”的特点。 |
D.作者认同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
(1)从本文的写作中,你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2)请问刘备从拜访到诸葛亮应邀出山的过程中,总共见到了诸葛亮多少次?(要求:从本文中找出理据进行分析,并阐明你的观点。)(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舍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实际意思偏向于“舍”。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______。
②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
③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2007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既想做大规模,又想赚大钱,现有能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___ __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
④只有学会舍,我们才能拥有人生的智慧 ,获得成功。
⑤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⑥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
⑦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⑧只有学会舍,我们才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
⑨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盏明灯,却总是背道而驰;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面明镜,却总在逃避。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矛盾,思绪混乱,难以舍弃自我,难能获得重生。
⑩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
1.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①段空白处补写出作者的观点。(2分)
2.请你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马云的例子与“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之间的联系。(2分)
3.简要分析文章⑤—⑧段的论证过程。(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14分)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1.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3分)
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了一跳”,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分)
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4分)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凡三往,乃见”质疑
王猛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据《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接受徐庶、司马徽推荐,共访问诸葛亮三次,前两次均未谋面,第三次才见诸葛亮的庐山真面。这一情节无疑是依据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凡三往乃见”等数句,而且一般标点为“凡三往,乃见。”习惯译为:“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笔者认为,这种标点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三国志))记载的根据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其中并未有第三次才见到之意,而且陈寿本人在《上诸葛亮集表》中也说“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与《前出师表》完全一致,也没说三顾一见。我们知道,陈寿著史很重视文献依据,由于他本为蜀人,在撰著三国志之前,曾奉命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所以《前出师表》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和杜撰?似乎也可能性不大。众所周知,《三国志》是以选材审慎、笔法谨严为特色,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就评价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这一点受到清代许多研治《三国志》学者的认同。比如陈寿尽管非常欣赏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但对其多次北伐的失败,则摆脱传统天命论,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委婉探究其不足。这与后人尤其《晋书》的修撰者对诸葛亮的一味吹捧甚至神化殊不同,而且又以商榷、推测的语气出之,可见其“下笔不苟”的特点。
显然,以陈寿之严谨,“凡三往乃见”不应该是他的臆测、杜撰,其语义内涵也应当不会超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且以诸葛亮的隐士身份及谨慎、自视清高的个性,决不可能一次面谈即应邀出山,他需要对刘备的人品、个性、抱负、发展等有全面的评估;尤其,《出师表》明确地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推其语气,两人应该有过多次“草庐之中”的交谈。这样看来,“凡三往乃见”句应当别译。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翻译成“总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细加品味,似乎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其买,这里存在一个标点的问题,“凡三往”与“乃见”之间,一般用逗号,而联系上下句,实际应标点为句号,即“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此处“乃”的意思为“始、刚刚”,表示很短的时间。如《大戴礼记·保傅》:“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王聘珍解诂:“乃,始也。”再如《札记·月今》:“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生。”而“乃”与“因”连用,可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如《晋书·卫璀传)):“罐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
因此,《三国志》的上面几句可以翻译成:“于是先主就去拜访了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刚刚见面,(刘备)就屏退了身边的人说:……”这种译法,既与诸葛亮“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符合,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选自2011年9月21日《国学网》)
1.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三顾茅庐”起源于《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情节。 |
B.据《前出师表》,作者认为“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与杜撰。 |
C.第二段列举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的语句证明陈寿“下笔不苟”的特点。 |
D.作者认同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从本文的写作中,你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2)请问刘备从拜访到诸葛亮应邀出山的过程中,总共见到了诸葛亮多少次?(要求:从本文中找出理据进行分析,并阐明你的观点。)(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凡三往,乃见”质疑
王猛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据《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接受徐庶、司马徽推荐,共访问诸葛亮三次,前两次均未谋面,第三次才见诸葛亮的庐山真面。这一情节无疑是依据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凡三往乃见”等数句,而且一般标点为“凡三往,乃见。”习惯译为:“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笔者认为,这种标点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三国志))记载的根据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其中并未有第三次才见到之意,而且陈寿本人在《上诸葛亮集表》中也说“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与《前出师表》完全一致,也没说三顾一见。我们知道,陈寿著史很重视文献依据,由于他本为蜀人,在撰著三国志之前,曾奉命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所以《前出师表》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和杜撰?似乎也可能性不大。众所周知,《三国志》是以选材审慎、笔法谨严为特色,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就评价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这一点受到清代许多研治《三国志》学者的认同。比如陈寿尽管非常欣赏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但对其多次北伐的失败,则摆脱传统天命论,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委婉探究其不足。这与后人尤其《晋书》的修撰者对诸葛亮的一味吹捧甚至神化殊不同,而且又以商榷、推测的语气出之,可见其“下笔不苟”的特点。
显然,以陈寿之严谨,“凡三往乃见”不应该是他的臆测、杜撰,其语义内涵也应当不会超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而且以诸葛亮的隐士身份及谨慎、自视清高的个性,决不可能一次面谈即应邀出山,他需要对刘备的人品、个性、抱负、发展等有全面的评估;尤其,《出师表》明确地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推其语气,两人应该有过多次“草庐之中”的交谈。这样看来,“凡三往乃见”句应当别译。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翻译成“总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细加品味,似乎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其买,这里存在一个标点的问题,“凡三往”与“乃见”之间,一般用逗号,而联系上下句,实际应标点为句号,即“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此处“乃”的意思为“始、刚刚”,表示很短的时间。如《大戴礼记·保傅》:“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王聘珍解诂:“乃,始也。”再如《札记·月今》:“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生。”而“乃”与“因”连用,可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如《晋书·卫璀传)):“罐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
因此,《三国志》的上面几句可以翻译成:“于是先主就去拜访了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刚刚见面,(刘备)就屏退了身边的人说:……”这种译法,既与诸葛亮“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符合,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选自2011年9月21日《国学网》)
1.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三顾茅庐”起源于《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情节。 |
B.据《前出师表》,作者认为“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与杜撰。 |
C.第二段列举赵翼《廿二史箭记》卷六的语句证明陈寿“下笔不苟”的特点。 |
D.作者认同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从本文的写作中,你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2)请问刘备从拜访到诸葛亮应邀出山的过程中,总共见到了诸葛亮多少次?(要求:从本文中找出理据进行分析,并阐明你的观点。)(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7分)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气神。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 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 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口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 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 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小题1】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一跳”,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6分)
①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 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段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14分)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小题1】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3分)
【小题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了一跳”,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分)
【小题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4分)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小题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完成后面题目。(14分)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 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 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口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 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小题1】 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3分)
【小题2】 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一跳”,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分)
【小题3】 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4分)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段的角度赏析)
【小题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作者:湘竹选自《读者》2006年21期有删改)
1.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