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判断下面的文学常识是否正确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

A、正确
B、错误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A、正确
B、错误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A、正确
B、错误
(4)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A、正确
B、错误
(5)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A、正确
B、错误
(6)“嫦娥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A、正确
B、错误
(7)《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A、正确
B、错误

试题答案

B,A,A,A,A,A,A
相关题目

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节选)

曹婉如

    ①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当人们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荣枯和动物的来去飞鸣同季节冷暖的周期变化之间有一定关系的时候,便产生了物候知识。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为了不误农时,人们很早就利用物候知识安排生产了,因此我国物候历的出现是比较早的。

    ②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记载过物候的著作是《夏小正》。《夏小正》全书不到四百字,文辞古朴简练,虽然用字不多,内容却相当丰富。它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特别是有关生产方面的政事,如农耕、蚕桑、养马等,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这说明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由于农业生产上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收集物候资料,并且按月记载下来,作为适时安排农业生产的依据。因此,《夏小正》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为便利农业生产而记下的物候历,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③还有一部值得注意的著作是汉代的《逸周书》,其中有两篇是记物候的,一篇是《月令解》,另一篇是《时训解》。而这两篇当中的《时训解》是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一候是五天)记述的,这可以说是我国物候历编定形式上的一个很大的改变,它引起了后世人们对物候观测的重视。到了北魏(公元五世纪),这种形式的物候历被载入国家历法之中,以后历代大都是这样。到清代,太平天国在南京颁布的“天历”(用阳历)中,纠正了前代历书不顾物候地区差异的缺点,把南京所观测到的物候编成《萌芽月令》,并且把上一年观测情况附在下一年同月份日历之后,以便农家参考使用。

    ④两宋时期,我国在物候知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北宋科学家沈括对物候和高度纬度的关系、物候和植物品种的关系、物候和栽培技术的关系等都进行了研究,并在所著《梦溪笔谈》中记下了他的科学见解。最重要的是他指出了栽培作物的物候除受自然因素制约外,人的因素也就是栽培技术也起很大作用。他说由于“人力之不同”,“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能看到提高人类栽培技术也可以使农作物早熟增产,兼顾自然物候与人为技术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这是非常正确又富有积极意义的见解。

16. 阅读②③两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空白。(2分)

我国古代的物候历在《夏小正》中是按           记载物候的,到了北魏之后,大都按                 记述了,而到清代太平天国的《萌芽月令》则又进一步纠正了前代历书不顾物候地区差异的缺点,并与下一年日历合编在一起。

17. 从选文第②段内容看,画线句“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为什么不可以删去?(3分)

    答:                                                            

18. 第④段举沈括对物候进行研究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 结合上文的知识,判断下面这首诗能否算是记录了物候知识的古代文学作品,注意说明理由。(3分)

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