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加黑字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后遂无问津(jīng)者 津:渡口。 B.其上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 和:混合。 C.河曲智叟亡(wú)以应 亡:回答。 |
试题答案
BB.其上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 和:混合。
C.河曲智叟亡(wú)以应 亡:回答。
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② 便( A )舍船,从口入。③ 初极狭,才通人。④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⑤ 土地平旷,屋( B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⑦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⑧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
2、 给语段中A、B两处的加黑词注音。
(A)舍( ) (B)舍( )
3、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语段中的意思。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4、语段中描写桃花源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句。(填句子序号)
5、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老人和小孩一起过着愉快幸福的田园生活。
C、老人和小孩都留着黄发和长发,显得洋洋得意。
|
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1—4题。
①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②他少年出外谋(móu)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③哪知老景却如此颓唐!④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不能自禁。情郁(yǜ)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chù)他之怒。⑤他带我渐渐不同往日。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掂记着我,掂记着我的儿子。⑦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z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⑧我读到此处,在晶荧的泪光中,又便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⑨唉!⑩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加点字的注音,“郁(yǜ)”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B.文中加点字的注音,“谋(móu)”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C.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D.文中加点字的注音,“郁(yǜ)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两个都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荧”
B.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褂”
C.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 ,⑧句中的“荧”
D.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却”,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颓废”都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意思,因此文中的“颓唐”可换成“颓废”
B.文中的“琐屑”应解释为细小而繁多(的事)
C.第②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缺宾语,应改为“做了许多大事”
D.第④句中的“情不能自禁”多余,应删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B.第⑩句的标点符号有错,“?”应改为“!”
C.第⑧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
D.第⑥句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是因果关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①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②他少年出外谋(móu)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③哪知老景却如此颓唐!④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不能自禁。情郁(yǜ)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chù)他之怒。⑤他带我渐渐不同往日。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掂记着我,掂记着我的儿子。⑦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z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⑧我读到此处,在晶荧的泪光中,又便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⑨唉!⑩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加粗字的注音,“郁(yǜ)”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B.文中加粗字的注音,“谋(móu)”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C.文中加粗字的注音,“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D.文中加粗字的注音,“郁(yǜ)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两个都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荧”
B.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褂”
C.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⑧句中的“荧”
D.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却”,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⑧句中的“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颓废”都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意思,因此文中的“颓唐”可换成“颓废”
B.文中的“琐屑”应解释为细小而繁多(的事)。
C.第②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缺宾语,应改为“做了许多大事”。
D.第④句中的“情不能自禁”多余,应删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B.第⑩句的标点符号有错,“?”应改为“!”。
C.第⑧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
D.第⑥句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是因果关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粗字中读音或意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咸来问讯(x)n,音信、消息)
B.遂与外人间隔(ji4n,隔开)
C.使扶向路(f*,搀扶)
D.便要还家(y1o,邀请)
(2)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③外人道也。’”几句中加横线的部分依次是指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渔人 ②渔人和村人 ③桃花源里的人
B.①渔人 ②桃花源里的人 ③桃花源外面的人
C.①渔人 ②渔人 ③桃花源外面的人
D.①村人 ②渔人和村人 ③桃花源外面的人
(3)对“妻子”、“绝境”、“无论”在文中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男子的配偶 ②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无论如何
B.①男子的配偶 ②没有出路的地方 ③不要说
C.①妻子儿女 ②没有出路的地方 ③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D.①妻子儿女 ②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不要说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何叹惋?正确的一组是
[ ]
A.大概是晋代以来的事。为没有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而叹惋。
B.大概是汉朝以来的事。为没有亲自去参加战争而遗憾。
C.大概是秦末以来的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D.大概是秦至汉朝的事。为他们生活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而叹惋。
(5)按照课文默写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________,_______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
③土地平旷,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________:________。
⑤《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
(6)对下列句中加粗词注音、释义都有误的一项是
[ ]
A.男女衣着(zhu$,穿着),悉如外人
B.便要(y4o,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芳草鲜(xi2n,鲜艳)美,落英缤纷
D.此中人语(y(,语言)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下列句中加粗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
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吾与将军俱不敢问
D.问所从来,具答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
漫云女子不英雄
陈家萍
秋瑾的世界里,薄凉却不乏温暖。1907年7月13日,军队荷枪实弹包围大通学堂之时,山阴县令李钟岳在现场,向士兵大呼:“但加逮捕,弗许伤害。”
秋瑾被捕后,李钟岳不肯刑讯逼供,只是让秋瑾自己写供词,于是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七字传世的绝命诗。
《民国文献合集·秋瑾篇》载,7月15日子夜,李钟岳提审秋瑾,告之“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亮之也”。当场“泪随声堕”,身边吏役皆“相顾恻然”。秋瑾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请作书别亲友,一临刑不能脱衣带,一不得枭首示众。李答应了后两件。有兵士欲拽秋瑾前行,秋瑾杏眼圆睁,斥道:“吾固能行,何掖为?”及至轩亭口,秋瑾立定,对刽子手从容笑道:“且住,容我一望,有无亲友来别我?”乃张目四顾,复闭目曰:“可矣。”遂就义。县官监斩毕,在肩舆中痛哭以归,路人为之泣下。
秋瑾高贵的头颅搁在刽子手的刀下之前,向着世界最后的一瞥,那种目光,一定是母性的,柔情的。她的心中,一定满溢着基督式的悲悯。
“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倘若得遇知己,秋瑾血液里铁马冰河的浓度是否得以稀释?这种畅想,令人心惊。革命前的秋瑾,冷下心肠,与夫儿划清界限;为了引领女同胞走向高处,她抵制脂粉、嗜着男装……而在生命的倒计时,她恢复成儿女情长的女人本色,作书别亲友,秋瑾的亲情含量从未因革命而锐减;临刑不脱衣带,可见,她的性别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在男性化的着装与行动中,从头至尾,她都是一个女人,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女性……
热血,女性,且美丽、年轻、富有才华,为革命献身,这是传奇。秋瑾的血,牵动着古老民族的神经末梢。秋瑾之死,激怒了中国人,引起公愤民怨。秋瑾的“秋风秋雨”检验了中国人的良知底线——哀惋和抗争声充斥报端。
在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秋瑾以殷红的血,触痛了麻木的国人,让最无情的人也恻隐,让有良知的人愤慨。她的血,没有白流。
10.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4分)
着男装( ) 泯灭( ) 殷红( ) 愤慨( )
11.联系全文,说说秋瑾的从容就义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12.文章反复交代山阴县令李钟岳“泪随声堕”“痛哭”,有何作用?(2分)
13.在生命的倒计时,秋瑾为什么恢复成儿女情长的女人本色?(用原句回答)(2分)
14.下列对秋瑾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2分)
A.这一诗句写出秋瑾被捕时的情景:绵绵秋雨,伴着寒冷的秋风,在秋风秋雨之中,心情更是惆怅哀凉。
B.这一诗句揭露了反动派不择手段,大肆屠杀进步人士,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令人窒息。
C.这一诗句充分表达了秋瑾对封建黑暗统治的不满,对吃人礼教的反抗,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
D.这一诗句表达出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凤蝶
①它,就像一朵飞花,就像一片彩色的树叶,在弥漫着薄雾的山中、林中,飞着、飘着。时低、时高,时快、时慢,时落、时飞,像一个五彩的精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萦绕。
②它飞走了,轻小的身影在白雾中渐渐变成小黑点,远了,消失了。我呆呆地望着,心中荡起异样的感觉。
③昨天,它曾经属于过我。或许是我的琴声把它吸引了,它在窗外,随着我弹奏的乐曲,翩翩起舞,从一朵花旋转到另一朵花上,我为它优美的舞姿而心喜,发出了赞叹。突然,一个念头在头脑中掠过:逮住它,做个标本!对,就这么办。于是,我猫着腰,轻手轻脚准备打开纱窗。谁料窗子刚开一点,它就触电似的飞走了。我真遗憾,便又回去弹琴。谁知,它又恋恋不舍地飞回来了,我又来了兴趣,更加小心地打开窗,又回到钢琴边。果然,爱听音乐的它姗姗地飞进屋来,我几步蹿到窗前,关上纱窗,找来捕网,准备擒住它。
④此时此刻,它才真的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再也不能回到大自然,不能再飞翔于树林花丛中,不能再与同伴嬉戏追逐。它疯一样扇动两片小翅,身子紧贴在纱窗上,它分明在呼唤,呼唤朋友,呼唤自由,呼唤大自然!
⑤当我把它装在透气的玻璃瓶里时,才发现它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凤蝶:黑丝般的大翅上点缀着蓝色、红色和黄色,尾巴上有两条长长的飘带,上面隐约有深绿色的纹线。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美丽的凤蝶。
⑥但是,它愤怒了,尽管它那么小巧,但这小精灵总是在飞,在挣扎,尽管它知道它不可能冲出这个牢笼,但它不会向人屈服!我被它震撼了!
⑦早晨,当我捧着它来到林中,它仍在瓶中飞腾。这小东西,昨天一夜都在瓶中飞,难道它不累吗?我打算让它回去,回到大自然去,无辜地让一个这样美丽、而又为生存挣扎的小精灵去做标本,这不公平!它应该有它的自由。它飞出玻璃瓶,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机,又快活了,轻轻地飞着,它转着圈子飞,仿佛要告诉一切万物说:“我回来了,我自由了,我又可以尽情地飞了。”
⑧它没有谢我,就那么轻轻的,悄悄的,像一朵飞花,像一片彩色的树叶儿,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忽高忽低,停停飞飞,飘飘悠悠地在林中消失了……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萦绕( ) |
②翩翩( ) |
③姗姗( ) |
④擒住( ) |
⑤震撼( ) |
⑥无辜( ) |
2)判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画“T”,错误的画“F”。
①它……像一个五彩的精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萦绕。
(萦绕:盘旋往复)
( )
②果然,爱听音乐的它姗姗地飞进屋来。
(姗姗:走路缓慢)
( )
③无辜地让一个这样美丽、而又为生存挣扎的小精灵去作标本,这不公平。
(无辜:没有缘故)
( )
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A.比喻 |
B.拟人 |
C.排比 |
D.反问 |
E.设问 |
①这小东西,昨天一夜都在瓶中飞,难道它不累吗?
( )
②它,就像一朵飞花,就像一片彩色的树叶,在弥漫着薄雾的山中、林中,飞着、飘着。时低、时高,时快、时慢,时落、时飞。
( )
③它分明在呼唤,呼唤朋友,呼唤自由,呼唤大自然!
( )
④它没有谢我,就那么轻轻的,悄悄的,像一朵飞花。
( )
4)全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选出准确的一项。
[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5)第④段中的加粗词语表现了凤蝶怎样的情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主要从________方面描写了凤蝶的美丽?
7)“我被它震撼了”,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
A.被它的美丽和顽强挣扎所震撼。
B.被它的愤怒所震撼。
C.被它的不向人屈服所震撼。
8)全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