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
________________ |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 )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____”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A.仰视;颜色;比喻 B.俯视;声音;比喻 C.仰视;颜色;拟人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句中的“乐园”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A.大 B.多 C.美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A.鸟 B.神奇的鸟岛 C.反抗 |
试题答案
C,A,B,B,B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 |
校园秋色 | |
今天早晨,我到校特别早,便想看看校园的秋色。 我信步来到学校的花圃,只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树叶上湿漉漉的,好像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把树木洗刷一新。仔细一看,树叶上滚动着圆溜溜、亮晶晶的露珠,怪可爱的。 花圃里盛开着许多菊花,它们显得五彩缤纷:白如雪、红似火、黄赛金。它们的姿势也不一样:有的伸展着很多长长的花瓣,叫“千手观音”;有的花瓣,上面直,到了下面就弯曲,叫“海底捞月”;有的菊花张牙舞爪,叫“蟹菊”;还有一种叫“羞答答”的菊花,因为它总是低着头,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花圃里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枯黄了。在一阵瑟瑟的秋风中,树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林间飞舞,向人们传递着秋天的信息。然而,雪松却依然那样苍翠挺拔,向人们显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突然,一大片红色映入眼帘,原来是枫树,它就像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我不由得轻轻吟起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用“____”选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弯曲(qū qǔ) 张牙舞爪(zhuǎ zhǎo) 2.“信”的意思有:①信用;②相信;③随意;④消息。文中的“信步”应取第( )种解释,“信息”应取第( )种解释。 3.仔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花圃里的菊花,写出了菊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 4.文中有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请抄下来,背一背。
A.喜爱校园 B.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帮奶奶减肥“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我们来做运动……”早晨,我的房里传出悦耳的音乐。我和奶奶又起来做操、跑步了。
我的奶奶长得胖(p4ng),左邻右舍(sh8)都叫她“胖大婶(sh7n)”。奶奶也感到肥胖给自己带来许多不便,也曾一度(d))减肥。她喝过减肥茶,使用过减肥腰带,都不见效果。妈妈把“帮奶奶减肥”的重任交给我,我爽快地答应了。不信,你看——
减肥的第一天,我五点钟就起床,到了奶奶的房间,奶奶也起来了。来到大路上,我在奶奶前面喊着:“一、一、一二一,……”奶奶开始跑得还可以,可到后来她就吃不消,停了下来,我走到奶奶身边说:“________________”奶奶听了又扭动肥胖的身体慢慢跑起来。这样坚持了五天,第六天,我去叫奶奶,奶奶还在床上“呼噜(l&)呼噜”地睡懒觉。我大声说:“奶奶快起床!”奶奶睁开眼睛摇摇头,意思说不想减肥了,我耐心地说:“________________”“好,奶奶听你的话。”说完,奶奶起床跟着我跑步了。
我不但带奶奶跑步,还教奶奶做体操。我首先跟邻居阿姨学会了健身操,然后每天放学后教奶奶做一节,久而久之,奶奶学会了。她还能跟着节拍做呢!坚持了三个月,奶奶称了一下体重,55公斤。啊,与原来相比,相差12.5公斤,减肥计(j@)划(hu4)成功了。奶奶夸我:“这个老师真棒(b4ng)!”我对奶奶说:“奶奶,我以后要开一家减肥公司,要天下所有人都苗条起来。”“好啊!”奶奶支持我说全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左三圈,右三圈……”现在每天早晨,我们全家都开始做运动。“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当小老师后得出的一句忠(zh#ng)告。
1.填空。
因为________,所以“我”接过了帮奶奶减肥的重任。“我”不但________,还教奶奶________。结果,________。
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2.在带奶奶跑步的过程中,“我”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展开想象,把第三自然段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当小老师后得到的忠告是什么?展开想象,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________________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 )
(1)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2)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3)模糊迷乱。
2.读画“____”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A)的待遇,有(B)的生活和(C)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将下列三个词分别填到文中A、B、C三处。
①优越 ②富裕 ③优厚
A:____ B:____ C:____
2.运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在________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___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___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3.读句子,用加粗的词分别写一句话。
(1)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北京。( )
(2)钱学森在美留学期间,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
(3)文中加粗的词语“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是指钱学森想早日回到祖国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
(4)文中斜体字的句子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的杰出才能和重要作用。( )
(5)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
5.已用“∥”把文章划分为三段,请你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