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名人名言我知道。 一日无书,( )。 A、百事荒芜 B、读书破万卷 C、善读之可以医愚 |
试题答案
A据说,清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郑板桥读书极有毅力,很有耐心。他读书是走路读,躺在床上读,骑在马上读,在厕所里也读,简直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每看一本书,总是要看两三遍、五六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直到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才肯罢休。他不但爱看书,而且还勤于思考,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别人和他说话,他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嗯嗯啊啊”地好像傻子一样。正是这般多读多思,才使他在诗、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中唐著名诗人李贺文采过人。他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特殊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多写——勤奋不懈。相传他为了搜集创作素材,经常背着一个锦囊,骑着驴子外出游历,每当触景生情,想到好的诗句便立即写在纸上,放入锦囊。天黑归来,囊中总是满满的。一年之中,除了个别日子不能出门而外,他总是坚持这样做。他曾这样吟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足见其多写而又呕心沥血。郑板桥是多读的榜样,李贺是多写的楷模。其实这两人都是多读多写的典范,要不然怎么能给后人留下那么多的宝贵遗产呢?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当不为?因此,同学们要想把文章写好,就应该在读有字书和无字书上苦下功夫,领会这两种书的奥妙,并把这些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形成“胸中自有百万兵”。同时还要经常练笔,既要规范,还要有所创新,那么“文自工”将不远矣。说到这里,老师送给同学们几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当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的“有字书”和“无字书”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胸中自有百万兵”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列举了郑板桥和李贺两个人的事例,那么概括而言,郑板桥的诗、书、画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靠的是______________;而文采过人的李贺,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特殊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的几句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段话,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 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载有几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以内)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愧疚( )弥散( )温馨( )偶然( )
2.请给文段⑤中没有标点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把话补写在文段⑦的横线上。
4.文段③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四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很感人。请把你认为最让人感动的一处摘录下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铭:古代的一种韵文体,用来进行褒扬或劝诫。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神仙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就会灵验。这里虽然是一 间很简陋的房屋,但因为有了我这有德之人便变得美好。青苔长到了台阶上,使台阶也变成了绿色,青草的翠色映进了帘子里面。来这里聊天的也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不和没有文化的人打交道。在这里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如:弹琴、读经书等。没有那些喧闹的声音,也不用整日为了官府的公务而累得筋疲力尽。(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品德高的君子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
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名: (2)斯:
(3)鸿儒: (4)白丁:
2.文中通过写交往的人物表现主人高雅情趣的两句话是什么?
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的是陋室清幽淡雅的环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一个 句。你还知道孔子的哪句名言?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家人都怪他愚昧,既然是捐赠,就不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 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 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 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 还是优秀生 特长生 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qù);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翻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钞票。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某某某”。落款处是老人地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 )大惑不解,( )也不愿违背老人意愿,只好替 他一一寄出了那些书。
此后,老人常常( )对着电话发呆,( )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的心事。
家人能读懂老人的心,是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没想到老人拿到贺卡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了。”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了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 )给他阳光,日后( )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面镜子会为一缕阳光光芒四射,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给予(jǐ gěi) 提供(gōng gòng) 微薄(báo bó) 兴奋(xīng xìng)
2.选择关联词,填在文中括号中。
即使……也…… 虽然……但是…… 不是……就是……
3.请给文中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恍然大悟:
莫名其妙:
5.在文中横线上合理地写出“贺卡”的具体内容。(内容要与上下文自然衔接)
6.读了短文请写出自己内心感受。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 色印白先生
4岁握笔,9岁出字。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帖,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14岁晋见巡游的皇帝,御前走笔,龙颜赞叹,当场赐银百两,旨令将其抄书立碑留存。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但名气大了,人也傲了。每天舞笔练字,很少再给外人。就是显贵人家出资丰厚,也遭婉言拒绝。物稀为贵,惜字如金,字自然值价。印白先生的名气更响。据说,有人为求几个字,竟愿割田百亩。
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野村是城防司令,中国通。抓来印白先生,假意训斥下级,扇了绑印白先生的小队长一个耳光,然后亲手解绳,递烟沏茶,恭请印白先生坐下,说:“先生,大大的对不起,请您海涵。”
印白先生抚摸着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哼”。
“先生,”野村竖拇指夸奖,“大大的了不起。字的,我特别欣赏……”
印白先生斜眼看了看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
野村斟茶,满脸堆笑,话入正题:“我的,请先生赐字,不知先生的意向?”
“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野村十分尴尬。
印白先生起身便走,门岗架刺刀拦他。野村打了个手势,岗哨收回刺刀。野村陪印白先生出门,鞠躬道:“好走。”
印白先生头也没回。
野村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求字。印白先生始终不买账,对家人说:“此倭寇杀人如麻,即使杀了我,我也决不给他半个字。”
家人担心野村下毒手。
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寇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们这种有名气的人吧。”
野村再请印白先生,话不投机,露出凶相,用东洋刀砍下桌角,威胁说:“你的,再不写,死了死了的!”
第二天,押印白先生去,见面几句话,就手刃一俘兵。印白先生颤栗。野村抓住他的右臂,指着东洋刀上的血,狞笑说:“快快写,我的,好说。”
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
野村用刀支过他的头,狂叫:“写不写?”
印白先生牙缝挤出两个字:“不写!”
野村下了毒手,印白先生被人扶回,在床上昏睡三天。乡邻守候身边,无不掉泪。印白先生反而安慰他们:“别伤心,倭寇没断我双臂,只要有手,我印白还是印白。”
四年后,野村进山扫荡,被八路军击毙。日本兵在城里祭祀。天亮,贴告示的地方耸立八个斗字:“血刃倭寇,天下称快。”苍劲雄浑,洒脱耀眼。内行人赞道:“除印白先生,再无人可比。”
1
.“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帖,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这个句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句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名扬大江南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印白先生成名后“人也傲了”,他的傲气主要表现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野村一开始对印白先生客气有加,他这样表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印白先生明知“此倭寇杀人如麻”却仍“始终不买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梅香正浓
*①我自幼酷爱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秋瑾等中华民族英烈的诗文,也爱读有关他们事迹的记述。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去探访他们的故居,拜谒他们的墓地,在留有他们足迹的土地上走一走。在今天看来,虽然他们不免都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
②今年我有机会访问历史名城扬州。五月的最后一个上午,我登上了扬州城外的梅花岭。站在虬枝峥嵘的古梅树旁。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明末镇守扬州英勇捐躯的史可法的事迹来。
③当年清兵入关,迅速占领了北方大部分领土。明朝的遗臣史可法、马士英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南京,组织人马抗击清军。可是马士英玩弄权术,排挤史可法,并怂恿皇帝纵情逸乐,不理政事。大兵压境,朝廷昏庸,史可法受命于危难之时,督师扬州,困守孤城。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几次起草奏章,纵论兴亡,规劝皇帝,提出救亡方略。每次写毕,三读其稿,泪流满面,部将士卒无不为之感动。
④次年四月,清兵包围了扬州。史可法写血书向朝廷告急,皇帝不应。清军统帅豫亲王几次写信,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不拆封,弃之不顾。但他知道明朝大势已去,就召集手下众将,说:“吾誓以身殉城!”可是他不愿意落到敌人手里,希望在城破时有人能把他杀死,副将史德威表示愿意成全他的节义。史可法当即认史德威为义子。并留下遗言:“我死后,葬在梅花岭上。”
⑤十天后,扬州陷落。城破时,史可法要拔刀自刎,手下众将争着抱住他,史可法大声呼史德威动手,史德威泪如雨下,不能举刀。清兵俘获史可法,豫亲王被他的忠勇感动,以“先生”尊称他,许他高官厚禄,劝他降清。史可法大骂气绝而死。
⑥史德威不能得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现在史可法墓,是他的衣冠冢。墓前飨堂上有一副七言楹联,上书:“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叫人感叹不已。瞻仰了史可法的衣冠冢后,西向步入史公祠,祠内挂有史可法坐像。这位出生于中原的乡里先贤好像在审视我,使我顿时由伤感而肃然。
⑦每当我们民族处于危亡之秋,总会出现两类人。一类人有邦国而无自身,敬畏史笔,体恤民苦,壮怀激烈,视死如归。另一类人则重私利而轻大义,寡廉鲜耻,戕害同胞,卖身求荣,置世世代代之唾骂于不顾。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⑧伫立在梅花岭下,依依不忍离去。现在虽然不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大地却久久沉浸在浓浓的梅香之中……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崇 敬( ) |
拜谒( ) |
纵情逸乐( ) |
士卒( ) |
投降( ) |
俘虏( ) |
尸骸( ) |
衣冠冢( ) |
飨 堂( ) |
伫 立( ) |
唾 骂( ) |
体恤( ) |
2
.给下列拼音填汉字。
zh 5ng r$ng |
ju 1n q& |
x )n zh0 |
( ) |
( ) |
( ) |
zh 1n y3ng |
qi 1ng h4i |
c 0 t2ng |
( ) |
( ) |
( ) |
3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①浩然正气
②寡廉鲜耻
③高官厚禄
4
.给本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5
.全文结构清晰,感情线索贯穿始终,请你找出标志性的词语。6
.本文主体部分详细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迹,一共写了几件?都是什么?7
.除了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感人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他们有什么事迹?8
.查一查:文中有一个词“壮怀激烈”,这也出自一位民族英雄所写的诗句,你知道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