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一片冰心在玉壶(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
试题答案
A“南极属于全人类,不准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己 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在考察期间,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不要拾石头!”“不要挑逗企鹅!”“不要(踩 睬)坏苔藓!”“( )是因为拍摄工作( )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道路上走都是悄悄的。记者无限感(概 慨):( )南极,动物( )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
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因为下小雨都用塑料袋套住摄像机,有一个记者不小心把塑料袋掉避海里了,为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只要……就…… 只有……才…… 即使……也…… 尽管……还……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共识:________________。 执意: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反问、比喻 B.设问、拟人 C.设问、比喻 D.反问、拟人
5.从下面句子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自觉”?用“~~”画出来。
A.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
B.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道路上走都是悄悄的。
C.为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
6.作者举了哪些人的例子来说明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绿满校园如果你一年四季都到我们学校来参观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学校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它总是绿的。它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绿呀!”
春天,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杨树的新叶圆圆的,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桃。悬铃木树杈上那鼓圆了的芽苞,也慢慢地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淡紫色的小喇叭。①花坛里,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仿佛无数只热情的手,在向你招手示意。②各种树儿都穿着绿装,披着融融春光,迎着悠悠春风,翩翩地舞出婆娑的倩影。
夏天,校园里是一片浓绿。悬铃木伸出宽大的叶子,在校园上空撑开了一把巨伞,遮住直射的太阳,整个校园绿茵茵的。抬头向上看,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变成了一片青雾,微风一吹,青雾缭绕,令人神清气爽,飘然欲飞。
如果说春、夏的校园绿得新鲜、妩媚,那么秋、冬的校园则绿得深沉、苍劲。当秋风吹来时,虽然树叶落下,但树仍是绿的,它抖动着长长的枝条,似乎不愿脱去身上的绿装。悬铃木的阔叶一片片地离开了树枝,但它们却没有枯黄,像一只只绿舟一样,在空中荡来荡去,直到静静地躺下,还要遮住遍地的枯黄,为校园铺上最后一张绿毯。
当严冬来临,杨树、悬铃木和小草都无可挽回地凋零之后,整个校园的绿色便集中在那几株傲霜的松树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教室前面的冬青树伸展着绿得发亮的叶子,仿佛要把自己的绿色献给校园。一见到那寒风吹不动、大雪盖不尽的松树,你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赞句。也许有人会嫌这时的绿色不引人注目,但是,当你在雪中看到那松树苍翠的枝叶时,难道你就不感觉到温暖,看不到希望吗?难道你不觉得,尽管冰封雪压,它那青春的血液照样在流动,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吗?
我们的校园是绿的,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绿的。然而,最动人的绿却在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吮吸知识的泉水,承受着园丁的抚爱,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四季如春,生机勃勃;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时时处处弥漫着绿的芬芳。
呵!好一个绿色的世界啊!
1.用“~~~~”画出首尾呼应的句子。
2.用“_________”画出季节变换的词。
3.文中加粗的词分别指什么?写在“_________”上。
小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园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__”线的句子,哪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句前序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择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法,在括号里画“√”。
(1)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
(2)热爱美丽的校园,赞美美丽的校园。( )
(3)为孩子们能在校园里天天向上、茁壮成长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
(4)热爱美丽的校园,并赞美祖国的幼苗孩子们那努力学习、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