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试题答案
D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A.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 B.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
C.规格较大的仪器 | D.根据需要选择 |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C. 规格较大的仪器 D. 根据需要选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C. 规格较大的仪器 D. 根据需要选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8年福建省福安市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测试题
考题一: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考试要求:
⑴观察量筒的分度值、量程,并记录;
⑵正确测量水的体积,并记录;(不要求估读);
⑶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20ml量筒一个,小烧杯(内盛适量的水)。
实验步骤:
1.观察量筒的分度值、量程,并记录。
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3.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并记录。
4.整理实验器材:把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烧杯中,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量筒的量程:_____________ | 1分 | |
分度值:___________ | 1分 | ||
2.操作过程 | 1、正确把水倒入量筒中 | 2分 | |
2、读数方法正确 | 2分 | ||
3、记录结果:水的体积为______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往量筒中倒水要注意方法。
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保持相平。
考题二: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考试要求:
⑴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并记录;
⑵测出热水的温度并正确记录;
⑶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温度计、暖瓶中的热开水、杯子
实验步骤:
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从能测的最低温度到能测的最高温度)。
2.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烧杯的热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正确读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记录热水的温度。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将烧杯的水倒入废液桶,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温度计的量程:____________ | 1分 | |
分度值:__________ | 1分 | ||
2.操作过程 | 正确使用温度计 | 2分 | |
正确读数 | 2分 | ||
正确记录热水的温度:______ | 2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观察温度计时,要拿起温度计。
2、记录温度计的量程时,从能测的最低温度值到能测的最高温度值,同时要有单位。
3、分度值是指相邻的两条刻线(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记录分度值也要有单位。
4、温度计的泡壁非常薄易碎裂,使用时应注意温度计不能与硬物相碰撞。
5、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须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注意不能把温度计颠倒使用,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6、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7、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千万不能取出温度计,再读数),眼睛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考题三:用弹簧秤称铁块的重力
考试要求:
⑴观察弹簧秤“0”刻度是否归“0”,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⑵测量铁块的重力,并正确记录结果;
⑶实验认真,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5N的弹簧秤一只,铁块,铁架台。
实验步骤:
1.观察弹簧秤的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不对准要调整。
2.观察弹簧秤量程范围、分度值,并记录到表格中。
3.把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并在弹簧秤上挂上铁块,测出铁块的重力,并记录。
4.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弹簧秤的指针是否对“0” | 1分 | |
弹簧秤量程 | 1分 | ||
弹簧秤分度值 | 1分 | ||
2.操作过程 | 1、把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 | 1分 | |
2、把铁块挂在弹簧秤上 | 1分 | ||
3、测出铁块的重力G=_________ | 4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弹簧秤的指针若不对在“0”刻度,应进行调整。
2、读数时,视线、指针、刻度线应保持相平。
考题四: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考试要求:
⑴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称量以及游标尺上的分度值, 并记录
⑵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横梁平衡
⑶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铁块(或铝块)
实验步骤:
1.将天平移到面前的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游标尺上的分度值,并记录。
2.调节横梁平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正确记录物体的质量: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用镊子将右盘里的砝码放回砝码盒,把游码归零,取下左盘里的被测物体,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天平的称量:_________ | 1分 | |
游标尺上的分度值:________ | 1分 | ||
2.操作过程 | 调节横梁平衡 | 1分 | |
正确使用天平 | 2分 | ||
正确记录物体的质量,m=_________ | 2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
1分 | |||
1分 |
注意事项:
1、记录天平的量程和标尺上的分度值要有单位,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就是天平铭牌上所写的标量和感量。
2、调节横梁平衡时,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不能再移动天平,也不能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3、估计被称的物体的质量应从估计数起,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加减砝码,然后调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4、砝码的夹取一定要用镊子。
5、整理器材时,天平归位前,要将游码归零。
考题五:用量筒测己知质量小石块的密度
考试要求:
⑴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
⑵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求出已知质量的石块的密度并记录
实验器材:量筒、小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实验步骤:
1. 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
2.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要保证能浸没整个石块),测出水的体积V1(读数时,视线要跟水面的凹面相平),并记录(注意写上正确的的单位)。
3.将系有细绳的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读数时,视线要跟水面的凹面相平),并记录,注意也要有单位。
4.计算石块的体积: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减去水的体积V1就是石块的体积V,即V=V2-V1,并记录(注意写上正确的单位)。
5.根据公式ρ=m/v,利用已知石块的质量和石块的体积V,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6.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取出量筒中的小石块,用毛巾擦干石块上的水,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量筒的分度值:__________ | 1分 | |
2.操作过程 | 水的取用 | 1分 | |
水的体积的读数 | 1分 | ||
水的体积V1=________ | 1分 | ||
石块体积的测量 | 1分 | ||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________ | 1分 | ||
计算石块的体积V=________ | 1分 | ||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ρ=______(填公式)=______ | 2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使用量筒应该注意:①观察量筒所标明的单位(量筒上注明"ml",是"毫升"的符号,1ml=1cm3)。②观察量筒的分数值,即相邻的两个刻线(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记录时要有单位。③往量筒倒水时,要沿着筒壁徐徐倒入,防止在倒入的水中出现气泡。④量筒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水面相平,观察时要以凹面为准。⑤用量筒量取适当的水,要保证能浸没整个石块,若能取整数值,如40ml或50ml,以便于计算更好。
2、小石块放入量筒时要轻轻地放入,细绳要挂在量筒壁上。
3、记录体积时都要有单位,注意石块体积是固体体积,单位要用cm3,而不能用ml。
4、计算石块的密度要先填公式ρ=m/v,再直接写出计算结果,注意要有单位。
考题六: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电压
考试要求:
⑴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以及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U;
⑶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三节干电池、一只电压表、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两端(选用0-3V量程,注意电
流要"+"进"-"出),闭合开关,测出L1两端电压U1,并记录。
3.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选用0-3V量程,注意电流要"+"进"-"出),闭合开关,测出L2两端电压U2,并记录。
4.把电压表并联在L1、L2的两端(选用0-15V量程,注意电流要"+"进"-"出), 闭合开关,测出L1、L2两端的总电压U,并记录。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断开开关,拆开电路,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1分 | ||
2.操作过程 | 电路连接正确 | 1分 | |
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量程选择,“+”“-”接线柱选择正确 | 1分 | ||
读取电压表的示数U1=_____ | 1分 | ||
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量程选择,“+”“-”接线柱选择正确 | 1分 | ||
读取电压表的示数U2=______ | 1分 | ||
电压表测L1、L2两端的总电压,量程选择,“+”“-”接线柱选择正确 | 1分 | ||
读取电压表的示数U=_______ | 1分 | ||
实验测量操作正确 | 1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前,要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并断开开关。
2、要测定某部份电路两端的电压值,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这部份电路的两端, 还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3、被测电压不得超出电压表的量程。在预先不能估计被测电路的电压值时,要用电路的开关进行迅速试触,如果指针示数在较小的量程范围内,再使用较小的量程。
4、进行电路连接之前,都要断开开关,实验完毕,拆开电路之前,也要断开开关,再进行整理。 5、记录U1、U2、U时 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考题七: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考试要求:
⑴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⑶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个待测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
2. 断开开关,连接电路。注意: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流"+"进"-"出,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电流"+"进"-"出,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一上一下"(一上是指上面两个接线中的一个接线柱,一下是指下面的两个接线中的一个接线柱)。
3.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使电流表的读数为0.1A或0.2A,并记录。测出对应的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
4.根据公式R=U/I,利用测出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 断开开关, 拆开电路,仪器归位。
实验记录、评分表: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1分 | ||
2.操作过程 | 电压表量程选择、“+” “-”接线柱连接正确 | 1分 | |
电流表量程选择、“+” “-”接线柱连接正确 | 1分 | ||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 | 1分 | ||
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 | 1分 | ||
实验测量操作正确 | 1分 | ||
读取电流表示数,I=________ | 1分 | ||
读取电压表示数,U=_________ | 1分 | ||
计算出电阻值R=_______ | 1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注意了解各种器材的规格,如每个电池的电压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值,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尽量估计电路中的电流和被测电阻端电压的最大值,以正确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2、连接电路前,要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并断开开关。实验时每次读完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
3、闭合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到使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4、闭合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使电流表的读数为0.1A或0.2A,以便计算电阻的阻值。 5、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和电阻的阻值都要有单位。
考题八: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试要求:
⑴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流,根据电功率公式P=UI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⑶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个小灯炮、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实验步骤: 1. 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
2. 断开开关,连接电路。注意:电压表选用0-3V量程,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一上一下"。
3.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指针位置,使电压表的读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2.5V,并记录,即U=2.5V。这时灯泡正常发光,测出对应的电流表的读数,这是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并记录。
4.根据公式P=UI,利用测出的额定电压值U和电流值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完毕, 断开开关, 拆开电路,仪器归位。
实验要求 | 考查项目及实验记录 | 分值 | 得分情况 |
1.基本要求 | 1分 | ||
2.操作过程 | 电压表量程选择、“+” “-”接线柱连接正确 | 1分 | |
电流表量程选择、“+” “-”接线柱连接正确 | 1分 | ||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 | 1分 | ||
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 | 1分 | ||
实验测量操作正确 | 1分 | ||
读取电压表示数,U=________ | 1分 | ||
读取电流表示数,I=_________ | 1分 | ||
计算出额定功率P=________ | 1分 | ||
3.整理实验器材 | 1分 |
实验记录、评分表: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注意了解各种器材的规格,如每个电池的电压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值,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尽量估计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以正确选用电流表的量程。
2、连接电路前,要根据电路图,摆好器材,并断开开关。实验时每次读完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
3、闭合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到使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4、闭合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使电压表的读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然后测出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就是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
5、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都要有单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熔化和凝固》基础练习(1)
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7.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8.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