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试题答案
DA.用1N的力使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B.把质量为1Kg的物体沿水平地面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C.把重为1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D.把重为1N的物体匀速提高1m所做的功为1J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用1N的力使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
B.把质量为1Kg的物体沿水平地面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
C.把重为1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移动1m所做的功为1J |
D.把重为1N的物体匀速提高1m所做的功为1J |
人教版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 跑步路程 | 时间 | 平均速度 |
小明 | 1000m | 4分10秒 | 4m/s |
小红 | 800m | 3分20秒 | 4m/s |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 物体运动状态 | 说明 |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 ||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6年白云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不选的,都得0分。
1.下面哪一个是力的单位?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2.“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歌词,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来看是说
A.以云彩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B.以月亮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3.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反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4.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
A.汽化 B.升华 C.凝固 D.蒸发
5.下列电路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6.如图3所示,一个人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一个重物,人所用的拉力是F,则下面哪一对力是相互平衡的?
A.定滑轮所受的重力和绳子b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
B.绳子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对绳子a向下的拉力
C.绳子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所受的重力
D.重物对绳子a向下的拉力和人对绳子向下的拉力
7.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人的听觉可以感受超声波 D.医生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8.将一个重4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然后将物体浸没在重6N的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A.6N B.3N C.2N D.1N
9.下列事例中哪一个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D.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10.如图4所示,导体ab处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下列哪种情况下电流表发生偏转?( )
A.导体ab向左运动或向上运动
B.导体ab向右运动或向下运动
C.导体ab向左运动或向右运动
D.导体ab向下运动或向上运动
11.有两个额定功率相同的灯泡,把它们接在电路中时
A.两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一定相同
B.只有把它们并联起来时实际功率才相同
C.只有把它们串联起来时实际功率才相同
D.把它们分别接在额定电压的电路中时实际功率才相同
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如果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开关S1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4分)
注意事项: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1)请写出下面物态变化的名称:广州春季的“回南天”,地板上湿漉漉的,这是属于 现象;一夜北风过后地面变干了,这是属于 现象。
(2)质量是200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这条直线上如图6所示。
将蜡烛和透镜固定在图6所示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始终看不到烛焰在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 。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和透镜在原来图6的位置,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 (填“增大”或“减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再增大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15.一个人用一个动滑轮将一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如果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人所用的拉力大小是 ,实际上人所用的拉力是375N,那么有用功是 ,总功是 ,机械效率是 。
16.根据右表数据,安装家庭电路选用导线材料时,应选用铜导线,这是因为在电路中铜导线电阻较 ,产生的热量较 ;如果要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选择电阻线的材料时,应选用 材料的电阻线。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重300N的大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7所示,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18.如图8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的A点,试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S′。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
19.图9是未画出绕线的通电螺线管,螺线管旁边有一个小磁针,其稳定指向如图所示,请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法。
四.计算题(20题7分,21题8分,共15分)
20.有一个灯泡L1,上面标着“6V 3W”字样,求:
(1)灯泡L1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灯丝的电阻是多少?
(2)如果将灯泡L1和另一个灯泡L2串联在9V的电源两端,要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灯泡L2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多少?
21.某型号小轿车油箱的容积是60升,所用的燃料是密度为0.71×103kg/m3的汽油。
(1)该车油箱最多能装多少kg的汽油?
(2)如果该车的总质量是1500kg,4个车轮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都是2×105Pa,求车的总重量是多少?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多少(g取10N/kg)?
(3)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消耗的燃料是5kg,如果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kW,求有用功和发动机的热机效率分别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五.问答题(5分)
22.某电能表的表面上标有“600revs/kW?h”,是表示什么意思?小林同学观察家中的电能表时发现电能表上的转盘的转动突然加快,这表示家中的用电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六.实验探究题(23题和24题各6分,25题7分,共19分)
23.图10是测定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器材(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不大于1.5W)。
(1)请你在图中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注意连线不要交叉。
(2)实际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24.(1)图12中的寒暑表的温度测量范围是 ,读数是 。
(2)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如图13所示,指出其操作错误的地方: 。
(3)某人在某地方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下面表格中记录了加热水到沸腾过程的温度,从表中的数据可看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则估计实验的地点在 的地方。
25.请用指定的器材设计两个小实验。所用的器材包括图14的物品,另外还提供足够的水。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从实验得出的结论或实验要验证的结论(可画图并配文字说明)。
实验一: 。
实验二: 。
2006年白云区初三物理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B | A | B | C | D | C | D | D | C | C | D | 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1)液化 蒸发 (2)4.2×104J
14.蜡烛、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 缩小 减小
15.300N 1200J 1500J 80%
16.小 小 镍铬合金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 18.反射角是60° 19.
四.(计算题20题7分,21题8分,共15分)
20.
(1)(2分) (2分)
(2)因为串联U2=U-U1=9V-6V=3V(1分) I1=I2=0.5A(1分)
(1分)
21.
(1)(2分)
(2)(1分)
(1分)
(3)(1分)
(1分)
(1分)
发动机的效率(1分)
五.问答题(5分)
600revs/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3分),电能表转盘转动加快说明家中消耗电能的总功率增大(2分)。
六.实验探究题(23题和24题各6分,25题7分,共19分)
23.
(1)图占2分
(2)断开(1分)
(3)2.5V (1分) 0.48A (1分) 1.2W(1分)
24.
(1)-20℃到50℃(2分)
23℃(1分)
(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1分)
(3)温度不变(1分) 海拔较高的地方(1分)
25.(答对一个给4分,其中实验操作占1分或2分,现象和结论各占1分)
答案1:先将玻璃杯装满水,再用厚纸盖杯口,两手将盖厚纸的杯倒过来使杯口向下,松开厚纸,厚纸不会掉下来,说明大气压存在。
答案2:用手拿薄纸,沿纸上表面吹气,纸向吹气的一边靠拢,说明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答案3:将玻璃杯压在水平放置的薄纸上,突然用力沿水平方向将纸拉出,玻璃杯基本不动,说明玻璃杯有惯性。
答案4:拿着装水的玻璃杯可以将水泼出,说明水有惯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