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5、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资料来得出结论,以下为你提供了一些家鸽的观察提示和资料:

(1)观察家鸽的外形;

(2)观察家鸽的全身及翅膀;

(3)解剖和观察家鸽的胸肌和骨骼;

(4)家鸽所吃的谷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5)家鸽的心脏占体重的1.71%,心搏次数每分钟135~244次;

(6)家鸽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问,有的还突入骨的空腔里。

请根据日常生活观察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得出家鸽有哪些特点与飞行相适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35、(1)家鸽身体是流线型;

(2)有羽毛;前肢变成翼;

(3)胸骨和胸肌发达;

(4)消化能力强,排便频繁;

(5)心脏比重大;输氧能力强;

(6)有气囊辅助呼吸。

相关题目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于1953年毕业于中国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地处湖南省偏远山区的安江农校担任教员。袁隆平热爱农业科学,多年来一直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1964年,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便萌生了利用杂交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然而,当时的学术界早有“定论”: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的农作物,通过人工进行杂交来培育高产水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袁隆平对这一“定论”表示怀疑。从此,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先后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田间试验,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里度过的。袁隆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遇到过非议和嘲讽。有人说“搞杂交水稻简直是天方夜谭”。对此,他付之一笑,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自杂交水稻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水稻产量比原先平均提高了20%,每年可多产粮食3×1010kg,可多养活7500万人口。农民们说袁隆平是“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科学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现在,许多国家都引种了我国的杂交水稻。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2001年2月,他又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你认为袁隆平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2)袁隆平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吃饭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生物学工作者,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通过各种媒体,查阅有关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的资料。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