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小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你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2)
一个顾客观看木匠刚做完一个漂亮的小柜,发现抽屉的背面也做得很精致。顾客问:“为什么在抽屉的背面费那么多功夫、谁都不会晓得的。”
木匠抚摸着他的作品说:“我晓得。”
生活也是这样,有“正面”就有“背面”。有大节就有小事,有重要就有次要,有外面就有里面,有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就有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人们喜欢在“正面”精雕细刻,俚是木匠大“背面”也精雕细刻。请以“背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试题答案
11、略
作文(1) 题目:永远的歌声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汶川地震使太多平凡的教师形象撼动着我们的心灵,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人民教师。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桌子底下安全,但宁愿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死死护住桌子下的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砸向后背的砖石和混凝土墙体会夺人生命,却毅然地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亲人还在废墟下,可仍旧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转移学生。
……
我们身边的老师或许没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也在用平凡的行动恪守着教师的职责。
而我们,曾经不理解老师的“严苛”,因为课堂上老师一句批评而委屈地哭泣;曾经不懂“师生”二字的真正含义,甚至对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做人的道理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曾经不在意老师的提醒,甚至把当众顶撞老师当做能耐和勇气……
可曾记得,你快乐时老师由衷的欢喜;可曾记得,你悲伤时老师温馨的话语;可曾记得,你成功时老师深切的期许;可曾记得,你失败时老师真情的鼓励……
请记住我们的老师!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 ×”代替。
作文(1)题目:歉疚
作文(2)阅读 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当时滦南县英才中学震感强烈,课桌晃起来,桌上杯子里的水也跟着颤动,接着又是一次晃动,班里一个应灵敏的男生喊道:“地震了!”
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就地躲好,因脚伤而打着石膏的常钊却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坐在他右边的强智杰向他靠过来,单膝跪地,用上半身护信他的头,担心天花扳掉下来砸到没法躲避的常钊。
当听到撤退命令时,坐在第二排的孙鲲突然跑 到最后一排背起常钊,其他四位同学也立刻过来协助。6个人用40多秒的时间走完了从3楼下来的50多级台阶。一路上,常钊紧紧抑住孙鲲,不停地说谢谢,眼圈也红了,最后还是忍不住流泪。
事后,不善言辞的孙鲲说:“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是觉得常钊腿脚不便,不能把他留在危险的教室里。”强智杰也回想说:“现在都觉得有些后怕,如果再来一次余震,也许我们都会被埋在底下。但大家都记得,每次防震演练后校长都会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小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你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2)
一个顾客观看木匠刚做完一个漂亮的小柜,发现抽屉的背面也做得很精致。顾客问:“为什么在抽屉的背面费那么多功夫、谁都不会晓得的。”
木匠抚摸着他的作品说:“我晓得。”
生活也是这样,有“正面”就有“背面”。有大节就有小事,有重要就有次要,有外面就有里面,有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就有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人们喜欢在“正面”精雕细刻,俚是木匠大“背面”也精雕细刻。请以“背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1)感受幸福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已说。它闭上眼睛。陷入沉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作文(1)题目:假如初三不再补课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个14岁男孩每天几乎不变的生活:
早上5点30分起床,先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灌到暖壶里(留着奶奶白天喝),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洗脸、打针、吃药,接着做好早饭、午饭(留着奶奶白天吃),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一溜儿小跑回家,伺候奶奶吃饭、洗脚、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之后才开始做作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这是一个令人几乎难以置信的故事:
他出生8个月后,母亲离婚离开了家,接着父亲出去打工也离开了家,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5岁那年,奶奶又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双目失明。从那时起,这个男孩用柔弱的肩膀,艰难地挑起生活的担子,9年如一日地照顾身患重病的奶奶,书写了一篇大孝至爱的感人传奇。
这个男孩叫马鹏飞,是辽宁省沈阳市147中学初一学生,曾先后被评为“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2008年度全国十大真情人物”。
小鹏飞说:“我就是奶奶的大树,奶奶就靠着我来乘凉。”“在学校有朋友,有老师,挺好;回家可以照顾奶奶,可以学习,也挺幸福的。”小鹏飞在日记里写道: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治好奶奶的病,让奶奶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热心人,尽全力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摘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妈妈的手
提示:可写记叙性、描写性、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文章,也可写琦君《妈妈的手》的读后感。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了袁隆平。76岁的袁隆平坚持实地研究已有50年。
2007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以“袁隆平:谁将养活中国”为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袁隆平说: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做事先做人是我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我很喜欢。”
“我的乐趣在事业上面。”
“坐奔驰车,坐宝马车,耀武扬威,有什么意思呢?”
“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早晨要做操,下午要打球,夏天里要游泳……”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
作文(1)题目:永远的歌声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汶川地震使太多平凡的教师者影像撼动着我们的心灵,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人民教师。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桌子底下安全,但宁愿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死死护住桌子下的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砸向后背的砖石和混凝土墙体会夺人生命,却毅然地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亲人还在废墟下,可仍旧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转移学生。
……
我们身边的老师或许没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也在用平凡的行动恪守着教师的职责。
而我们,曾经不理解老师的“严苛”,因为课堂上老师一句批评而委屈得哭泣;曾经不懂“师生”二字的真正含义,甚至对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做人的道理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曾经不在意老师的提醒,甚至把当众顶撞老师当做能耐和勇气……
可曾记得,你快乐时老师由衷的欢喜;可曾记得,你悲伤时老师温馨的话语;可曾记得,你成功时老师深切的期许;可曾记得,你失败时老师真情的鼓励……
请记住我们的老师!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
(1) 题目:端午的味道
(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使让人牵挂
——藏族小朋友亮相开幕式
才仁措毛,15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三。地震后家里房子垮塌,教室也转移到学校的操场上。她想去结古镇的安置点当志愿者,可是她的奶奶不让去,让她安心准备读书。他的左手在玉树地震后的一次余震中,不小心被刀割破。
才仁拉毛,14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中。目前随母亲临时居住在玉树赛马场安置点,帮助父母照看家里众多的弟弟妹妹。他的父亲在结古镇上班,地震后事情很多,经常早出晚归。过些天,才仁拉毛可能会被送到西宁等地的学校继续读书。(摘自《长春晚报》)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