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由是感激 感激:_________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______________
(3)故五月渡泸 故: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评卷人 |
得分 |
|
|
五、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答案
15、1.(1)感动、激动 (2)奔走效劳 (3)所以(因此)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1)六出:六出祁山
(2)七擒:七擒孟获
(3)东和:东和孙吴
(4)北拒:北拒曹魏
(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五、作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课文《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猥自枉屈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后值倾覆 (4)不效,则治臣之罪
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D.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4.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课文《出师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猥自枉屈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后值倾覆 (4)不效,则治臣之罪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
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
D.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小题4】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课文《出师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猥自枉屈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后值倾覆 (4)不效,则治臣之罪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
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
D.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小题4】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以彰其咎 |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D.庶竭驽钝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3】选择下面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
C.受任于败军之际还于旧都 |
D.以咨诹善道咨臣以当世之事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由是感激 ( ) ②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④恐托付不效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小题3】诸葛亮在文中用大段文字来自述身世,用意何在? (3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4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由是感激( )
(3) 恐托付不效( ) (4) 深入不毛(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哪三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三件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故临崩寄臣( ) (3)二十有一年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之臣之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一开始作者分析国内的有利形势说:“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选文第①②段哪些具体内容体现了这个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由是感激 ( ) ②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④恐托付不效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3.诸葛亮在文中用大段文字来自述身世,用意何在? (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4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由是感激( )
(3) 恐托付不效( ) (4) 深入不毛(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哪三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三件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彰其咎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庶竭驽钝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选择下面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C.受任于败军之际还于旧都
D.以咨诹善道咨臣以当世之事
4.请你归纳选段的具体内容,并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