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借用了北宋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句,概括了做学问成大事业者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B.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赞颂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早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是一副悼念鲁迅的挽联。

C.“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有着格言警句般的文字,出自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新月集》;我国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受其影响,创作了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其主要内容包括母爱、童真、人生。

D.“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的典籍,其中“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记载了孔子与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

试题答案

1、C

相关题目

语文诗话

       ①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②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③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⑤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或是猛呼抗争。
       ⑥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⑦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⑧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渡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⑨“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是个过渡段。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许多同学不重视语文学习,为此,学校准备举办“我爱语文”系列活动。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在本次活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诗句序号分别是     

[     ]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1)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2)的风雪酷寒;这里有(3)的慷慨悲壮,有(4)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乐:以……为乐)

  C.胜事自知(空:没有)            D.偶然林叟(值:遇到)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颓/然乎/其间者       D.晚/家南山/陲

1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

    B.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

    C.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

    I).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有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

12.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D.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13.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4.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一个爱竹国度]

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竹子,而我国有约500种,竹类资源丰富,养竹用竹历史悠久。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梅、兰、竹、菊被中国文人尊为“四君子”。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我国传统文化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由此可见,竹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背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得好,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材料二:一组水墨竹画]

  [材料三:一组写竹诗文]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竹里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北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材料四:一位画竹大师]

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著名画派“扬州八怪”之一。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中国尚有一亿穷人,引用了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1)

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对竹子的了解,以竹为对象,完成下列任意一副对联。

(1)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

(2)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

(2)

材料四中的“他”是指________。从所引诗的内容看,温家宝总理引用他的诗表达了温总理________的高尚情怀。

(3)

下图是一组关于“竹”字的书法,有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其中的小篆和隶书字形像竹茎与下垂的叶片。仔细观察下图并探究下面两组以“竹”为部首的汉字,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第一组:竽、笙、笳、笛、筝、管、箫、簧、箜篌;

第二组:笔、篆、简、篇、簿、籍、笺、策、符、笏、签。

(1)你发现,第一组与“竹”有关的汉字都是________,第二组字中与“竹”有关的汉字都是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从第一组的探究结果推断,上述两句中的“丝竹”原指________,在这里应该指________。

(4)

下列有关竹的典故中,相关称谓、作品、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

竹马——青梅竹马——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B.

汗青——史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C.

韦编——韦编三绝——孟子

D.

胸有成竹——文与可——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纳米技术将把人类带到哪里

文/王瑞良

  ①英国最近公布的一项对全球400位科学家的调查表明,尽管人们对纳米时代的到来振奋不已,但科学家承认,与普通人相比,自己更害怕纳米技术。这是因为,这项技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完全无法预料。

  ②想象一下这样的世界:人类将不再生病,甚至可以长生不老;房屋可以自行维修、照明、保温和保洁;货币也将失去意义,因为每个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例如,你会拥有一台微波炉大小的、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纳米装置,只要从一边投入原料,并将设定好的结构参数输入其中,另一边将会出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从回形针到电脑,甚至汽车。

  ③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纳米技术来实现。这是因为,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物体都是原子在一定空间内结合产生的,所以改变这些原子的排列顺序,就可以组合出任何物体,而从微米技术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科学家们可以操控原子。

  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为衣食住行而忙碌。在未来,人们将告别这种“低级的生活方式”,从事任何想要的创造性工作。这种社会的变革,是令人很难想象的。比如,那时小偷将会销声匿迹,因为物质已经丰富到失去了价值;唯一剩下的犯罪,可能只与无法分享的爱情有关,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说得清楚、甚至连遗传学也弄不明白的玄妙东西。这样一来,军队、警察、政府甚至国家都将面临是否有必要存在下去的问题。

  ⑤尽管纳米技术的应用,已在微电子学、光电技术、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工程和化工医药等诸多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并未能解除科学家们的忧虑:纳米技术的无止境发展,特别是与基因工程的密切结合,究竟会把人类带到哪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⑥美国的一位预言家说:“我和许多科学家现在都相信,20年后,我们就能够为人类古老的身体软件重新编程,这样,我们就能利用纳米技术阻止甚至逆转衰老,做到长生不老。”

  ⑦俄罗斯的一位大学教授警告说,如果未来分解工业废料的纳米装置发生故障,它将摧毁生物圈中所有保证人类生存的有益物质。

  ⑧俄罗斯一位微电子专家认为,最不能接受的恐怕是可以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如果失去控制,未来的“自由机器人”中那些只要依靠太阳能就能生存的“叛逆者”,将把所有物质通通疯狂地复制成自己的同类,最终,地球将不再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世界。

  ⑨美国的一位学者指出,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超微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敌对国家的人民因此遭到种族灭绝的厄运……

  ⑩这些究竟是一种幻景,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实况?目前恐怕还无法说得清楚。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因此,对科学家们的种种忧虑,似乎不能认为是杞人忧天,而应该视为需要密切关注、未雨绸缪的大事。但是无论如何要相信,人为万物之灵,既然人能制造出无所不能的“纳米机器人”,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把它们的行为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会让它们主宰这个世界。

(选自2009年第11期《青年科学》,有改动)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有关本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想要的东西,其原因是原子排列顺序的改变可以组合成任何物体。

B.

20年后,科学家就能够为人的身体软件重新编程,这样,利用纳米技术,我们人类就可以阻止甚至逆转衰老,做到长生不老。

C.

纳米技术利用不当,会影响人类生存,会导致战争。

D.

如果真的任由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发展,而人类不加以控制,这种机器人可能主宰这个世界。

(5)

请阅读摘自《以纳米丈量未来》中的一段文字,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模拟莲花自清洁特性的机理,人类已经制作出了“纳米自洁领带”以及各类纺织材料,这些材料具有防水、防油、杀菌、防辐射、防霉等特殊效果。……“鸟巢”顶棚所用的特殊纳米防护涂层可经受700摄氏度高温,这样能避免烟花燃放时对顶棚膜可能的损坏。……国内曾发现涂层材料软聚丙烯酸酯含有的纳米颗粒侵入浙江一家塑料厂的多名女工的肺部细胞,使她们患上类似尘肺病加肺结核症状的疾病。

(来源:2009年10月《瞭望东方周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①谈饮茶,不妨从《红楼梦》说起。
   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41回中,写了宝玉、黛玉、宝钗到栊翠庵饮茶的情节。妙玉泡茶待客,泡的是君山名茶老君眉,盛茶的是瓟斝(bó jiǎ)、点犀(qiāo),煮的是陈年梅花雪水,泡出茶来,果然清醇无比。妙玉为什么要用梅花雪水泡茶呢?原来这里大有文章。
   ③水之于茶,关系极大。名茶名水才能双美兼备,相得益彰。所以古人对饮茶用水非常讲究.唐代的陆羽,是一位品茶专家,世称“茶圣”。他写过一部《茶经》,是我国最早的研究饮茶的著作。其中把水分为三等:“山上水,江中水,井下水。”这山水即泉水,清冽甘美,泡茶自然格外相宜。清代乾隆皇帝命人用银斗量泉水的轻重,品评天下名泉的高低。结果北京玉泉山水名列前茅,镇江金山寺冷泉次之,无锡惠泉和杭州虎跑泉第三,从此玉泉遂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妙玉用的梅花雪水也叫“天泉”。宋代词家辛弃疾云“细军茶经煮香雪”,这“香雪”二字,赞美了“天泉”的色味双绝。
    ④妙玉给宝玉泡的茶是老君眉。这老君眉是名茶中的一品,如今叫珍眉,仍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国名茶的品种很多,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和洞庭湖碧螺春等等,各具特色,爱好也因地因人而异。别的不谈,如今单说这碧螺春的一段趣事。
    ⑤碧螺春产于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上,经沸水一泡,便浮起很多雪白茸毛,叶色嫩碧,气味隽永,据说原是山中野茶,俗称“吓杀人香”。康熙南巡时,巡抚宋将军将此茶献上,康熙品尝之后,觉得色味俱佳,但名字不雅,就给改为碧螺春。多少年来一直受到茶客的珍爱。
    ⑥在饮茶艺术中,茶具赏心悦目,能增加兴味。我国的陶都,有不少制作精致的茶具。有人爱用紫砂茶具,觉得别有意趣,这是很有道理的。

⑦紫砂茶具产于明代万历年间,有个叫供春的人制作最精,世称“供春壶”。紫砂壶有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等形状的制品,砂质温润,古朴雅致。用久了,经过长期摩挲,发出一种幽光,令人爱不释手。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色泽鲜艳,香味纯正,所谓“色味香皆蕴”,暑天盛茶隔夜不馊,是茶具中的上品。
    ⑧饮茶的好处很多,古书上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上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生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当代医家证实,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咖啡碱,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枢,所以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此外,茶还能醒酒消食、去除炎症,对口腔和肠胃轻度溃疡有加速愈合的功效。近来医学界还发现,饮茶对消除环境污染和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以少饮为宜,尤其不要饮浓茶。北京市场上有一种柿叶茶,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据说还能防癌,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饮料。至于风行广州的王老吉凉茶,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位叫王老吉的医生发明的,用金银藤、岗梅根等十味中药配方而成,有清暑解热、消滞疏导、生津止渴的功能。北京远郊山区有饮自制的枣茶和黄芩茶的,枣茶能镇静安神,黄芩茶清火明目,可谓茶中良药了。
    ⑨我国饮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王褒所著《僮约》,记载“武阳买茶”之句,唐代,茶已成为许多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了。如今,饮茶更为普遍,客来献茶,已是我国人民交友待客的礼节。

1.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说明思路填写下表。

从《红楼梦》说起→ 泡茶的水   →   ①(碧螺春)   →     茶具(②)  

→    ③       →我国饮茶的悠久历史

答:①               ②                ③           

2.本文开头引用《红楼梦》中“栊翠庵饮茶”的情节,巧妙点出了“饮茶”的哪些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第⑧自然段,说说饮茶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红楼梦》中“栊翠庵饮茶”的情节写起,增强了趣味性。

B.文中引用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的内容是为了说明我国饮茶历史的悠久。

C.文章引用文学作品对饮茶的描述和大量史实的记载,充分展现了我国饮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D.饮茶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代甚至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尽管饮茶的好处很多,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