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 , 。
试题答案
5、好读书,不求甚解。
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文章语境,翻译下面的句子。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赞语”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文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生活态度?你对这种生活态度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替他的好朋友五柳先生写的传记。
B.《小石潭记》通过对游鱼、潭水的描绘,真切写出了自身感受,抒发了作者凄清忧伤之情。
C.《寓言四则》中的《画蛇添足》讽喻那些自作聪明、多此一举的行为。
D.《观潮》将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应接不暇,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________ ②衔觞赋诗: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的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不很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1.作者认为人们对陶渊明的读书方法曲解在何处?马南邨在文中论述了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他“好读书,不求甚解”?
2.选文中提出对“不求甚解”发表看法的前提是什么?
3.怎样才算“会意”?它与“不求甚解”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4.第②段中“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这句话中的“这一点”指哪一点?
|
(甲)《陋室铭》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博学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弦徽不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