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锤(liàn)        干(gù)           惟妙惟(xiào)

B.零(diāo)          生(mò)          深痛疾(wù)

C.和(xù)            衅(tiāo)     走无路(tóu)

D.对(xiào)     探(kuī)       海桑田(cāng )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答案

5、B

二、填空题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一批推动三明经济发展、代表三明地方形象的“名片”yùn育而生,它们是三明的文化符号和金字招牌。这次脱颖而出的“三明十大名片”,极具代表性。文明城这张名片是三明市20多年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的结晶;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这张名片见证了三明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三钢这张名片凝聚着几代炼钢人的心血、汗水、智慧与骄傲;绿色三明这张名片抒写了生态家园美景, (1了林业改革的辉煌成就;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这张名片2了山区人敢于走向世界的胆识与气魄;沙县小吃这张名片  (3着当代农民工的创业梦想与光荣;海峡两岸林博会这张名片使三明在海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4;还有石壁客家祖地、闽学大师(杨时·罗从彦·朱熹)等名片,反映了三明这个地方的历史底yùn和文化积。这一张张名片沉甸甸、金闪闪,都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摘自《让“三明十大名片”闪金光》,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yùn育              (2)底yùn       

(3)聚                (4)积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只填字母)。

A.彰显B.凸显C.记录D.承载

(1)       (2)      (3)      (4)     

3.结合语境,写出画波浪线处“三明十大名片”中“名片”一词的意思。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格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4.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结合文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

5.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