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游山西村》中的两句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蕴含人生哲理的警句,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试题答案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关题目

不见大雁  

刘长春

    (1)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2)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3)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4)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5)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6)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A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B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7)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的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8)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9)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地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行进,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儿一样飞进课堂……

   (10)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11)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12)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13)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的食粮。

   (14)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15)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的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16)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17)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18)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19.结合全文看,标题“不见大雁”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0.通读全文,请用两个词将“我”的感情变化过程补充完整。(2分)

                 →无奈→             

21.第(7)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第(6)段描写细腻,语言优美、传神,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具体赏析。(3分)

                                                                                        

23.这篇散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24.请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结尾“天空寂寞,人也寂寞。”的理解。(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依据原文填空。(选做4个题,共4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根据提示默写。(选做3个题,共6分)

  (1)做事情应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慨国势危亡、人生坎坷的两句诗是:                                                

  (3)陆游《游山西村》中暗含作者摆脱逆境的强烈愿望,同时包含深刻哲理的两句诗

  是:                   ,                  。

  (4)在余光中的《乡愁》诗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5.默写课文。(共15分,(1)(2)题必做,各5分;(3)(4)题选做其一,5分。不写题目和作者)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靠开”至“而乐亦无穷也”。

  (2)《孟子两章》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至“而死于安乐也。”

  (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全文。

  (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至“有时见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