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李白《行路难》中“                                 ”二句用典故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试题答案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相关题目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结合文意,说说第二段中划线的“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两处划横线的句子都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结合文意,说说第二段中划线的“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两处划横线的句子都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太漂亮”在文中指父亲说话不中听。
B.本文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儿子的眼睛记录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明我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
D.作者运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
4.本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
A.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描写。
B.鲁迅的《故乡》中关于杨二嫂外貌肖像的描写。
C.都德《最后一课》中关于小弗郎士上学时的场景描写。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关于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的动作描写。
5.请仔细揣摩第三段划线句子,提出一个质疑问难性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结合文意,说说第二段中加点的“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答:                                                                                                                                        
2.第二段两处划横线的句子都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答: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太漂亮”在文中指父亲说话不中听。 
     B.本文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儿子的眼睛记录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明我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
     D.作者运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
4.本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
      A.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描写。
      B.鲁迅的《故乡》中关于杨二嫂外貌肖像的描写。
     C.都德《最后一课》中关于小弗郎士上学时的场景描写。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关于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的动作描写。
5.请仔细揣摩第三段划线句子,提出一个质疑问难性的问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结合文意,说说第二段中加粗的“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两处划横线的句子都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太漂亮”在文中指父亲说话不中听。
B、本文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儿子的眼睛记录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明我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
D、作者运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
4、本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A、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描写。
B、鲁迅的《故乡》中关于杨二嫂外貌肖像的描写。
C、都德《最后一课》中关于小弗郎士上学时的场景描写。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关于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的动作描写。
5、请仔细揣摩第三段划线句子,提出一个质疑问难性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

结合文意,说说第二段中加粗的“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段两处划横线的句子都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太漂亮”在文中指父亲说话不中听。

B.

本文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儿子的眼睛记录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C.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明我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

D.

作者运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

(4)

本文的细节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下面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

A.

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描写。

B.

鲁迅的《故乡》中关于杨二嫂外貌肖像的描写。

C.

都德《最后一课》中关于小弗郎士上学时的场景描写。

D.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关于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的动作描写。

(5)

请仔细揣摩第三段划线句子,提出一个质疑问难性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做1-5题。

乱翻书

雷抒雁

    ①小学到大学,是人生的基本成长期。那种读书是强制性阅读,每每有惩罚跟在后边。考试是一根鞭子,轰羊一般,赶你从一个圈进另一个圈,一层层往所谓高处去。那时的读书,只为充饥,难甘其味,是“苦读”,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折磨。小时候每一次升级后,要做的第一件快事是烧旧课本,以释心恨。

②参加工作之后,才真正体验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地翻书,为实用而读居多,既不系统,又难集中。半世编辑生涯,乱七八糟读了一肚子书,世上事物,人间道理,也都知道一些,但比不得学者们,业有专修,学有专攻。

    ③但若问起此生还有什么抱负,有什么兴趣,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万卷”、“万里”,只是言其无尽。这“读”与“行”,乐趣也专在“自由”二字。成名成家,治国平天下,已非我辈所能,早不在念中。

    ④两年前,终于熬到退休,心愿遂矣。

    ⑤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买来中华书局新版《二十四史》。把书架上那些读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书,一并弃了,给这厚厚的《二十四史》挤出铺位。买《二十四史》,并非要当史学家,也非是要钻故纸堆,是将其视为工具书。过去看书看报每有谈史的,一扫而过,现在偏要较较真。有许多章段过去也读过,这回只是“补读”、“查读”。

    ⑥还要做的一件事,重读经典著作,包括国外的经典。上大学时读书,多当“仰读”。以为作家写的,必好;以为书上的,必对。几十年人生经验、写作经历之后,再读经典作品,多当“俯读”,也能以挑剔的目光视之,偶尔,还能读出一些欠缺来。另外,更懂得了经典著作,何以为“经典”,拿自己的作品与之相较,知道缺了些什么,这叫“重读”,是“验读”,验证也。

    ⑦所谓“自由”读书,即一切随心。读有趣的书,读有益的书,读曾经想读未找到的书,读友人写出的书,读敌人的书。

    ⑧如此读书,难免书桌凌乱,各类书呈各种姿态。有读到几章,因故停读的,夹一纸条,伺机再读;有读了几页,又有另一书需翻,信手覆在那里的;也有正摊开桌上,觉得其中几句使人醒悟,需要随手摘出的。枕边有书,是送人入梦,或让人清醒的;厕中有书,是有益轻松排泄的。乱家中风景、乱我生活秩序者,唯书而已!每有家人清扫房间,总叮咛其凡物皆可动,只书不能动,乱就乱着,我知其乱中之治。如别人胡乱收拾整齐了,其实,反倒是乱了我的思绪。

    ⑨乱翻书,乐趣在以我为主,书为我使。有书做伴,随心所欲,保持一种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一如李白之看山:相看两不厌。

    ⑩清人不敢说:“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则说: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

1.阅读全文,按要求作答。

①题目“乱翻书”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读第⑥自然段,请用三个词概括作者读经典著作的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学生时代的阅读是“苦读”,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这里的“惬意”在文中指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当前我们可以“乱翻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使知识完真;读道德之书可以求善,使思想完善;读文艺之书可以求美,使心灵完美。读书之乐就在于追这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这段文字表达“读书的乐趣在于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而上文《乱翻书》也道出“读书的乐趣在于‘自由读书’”,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书的乐趣又是什么?(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5.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6.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感时往往避实就虚,借历史典故来抒写情怀。李白《行路难》中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表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希望得到皇帝重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表现自己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

7.古诗词往往以“意境”取胜,许多诗都是很优美的山水画,具有一种图画美,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了异地他乡的美景,寄托了自己的思乡情结。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一句则运用景物的重叠更替交代了船过荆门时的壮丽景色,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两句相关的诗句:                                                    

9.诸葛亮是千古名相,素来以其智慧和忠诚为后人所称道、敬仰。例如诗人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

1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此第三境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