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半命题作文
题目:那时,我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感受到了爱”“懂得了尊重”……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试题答案
19、【思路点拨】要根据提示,从“要求”所列举的“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懂得了尊重”等短语中选择一个,将标题补充完整。也可参考以上短语,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者实践的体会,用“有了自己的眼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补足后,觉得有必要,可以再加一个小标题;可以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加题记或后记。文章的构思.也可以是体验类的,如“那时,我突然长大了”;可以是感悟类、哲理类的.如“那时,我有了自己的眼光”等等。总之,生活中感动和启迪我们的人和事很多,关键是要选择自己有独特体会的角度进行作文。一定要写成记叙文,书写真情实感。
半命题作文
题目:那时,我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感受到了爱”“懂得了尊重”……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①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进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要浅尝辄止。有一些轻浮的人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像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②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一个请帖,他就傻眼了。
③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教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其理由也就在此。
1.上面三段文字议论的话题是
[ ]
2.在上文段①中“自命不凡”与前面的一些语句相呼应,用横线把这些语句标出来。
3.上文段①的中心句是________。
4.上文段①从“一些轻浮的人”学习文化知识浅尝辄止而失败以及初学打拳的人自以为了不得的事例,引出的论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
5.上文段①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上文段②③从富翁的儿子学习文化知识还不曾入门,便辞退老师的事例中引出的论点是:________。
7.归结这三段文字,论述的主要观点是
[ ]
A.学习应当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B.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C.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应当从易到难,逐步学习。
D.学习不能自命不凡,应当从易到难,逐步学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①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进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要浅尝辄止。有一些轻浮的人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像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②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一个请帖,他就傻眼了。
③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教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其理由也就在此。
(1)上面三段文字议论的话题是
[ ]
(2)在上文段①中“自命不凡”与前面的一些语句相呼应,用横线把这些语句标出来。
(3)上文段①的中心句是________。
(4)上文段①从“一些轻浮的人”学习文化知识浅尝辄止而失败以及初学打拳的人自以为了不得的事例,引出的论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
(5)上文段①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上文段②③从富翁的儿子学习文化知识还不曾入门,便辞退老师的事例中引出的论点是:________。
(7)归结这三段文字,论述的主要观点是
[ ]
A.学习应当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B.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C.学习不要浅尝辄止,应当从易到难,逐步学习。
D.学习不能自命不凡,应当从易到难,逐步学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列短文,做1—6题
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前不久,他又驾着他的帕萨特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旅游.
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①只身旅游,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域,人声、炊烟都不多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车子一路深入,他也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他赖以行进的车子却出了故障.他赶忙检查了一下,竟然没找到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那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一一等待过往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拖着坏了的车子离开这里.
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他准备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他知道,自已的处境非常险恶.如果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又过了两天,一场雪已将他的帕萨特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他的食物已完全用尽了.
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惊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项上站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纤弱地不停地呜叫着。霎时间,他涌出泪水……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他伸出手,轻轻地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中.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反复检查车子,他终于发现了故障原因,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用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牧民聚居区,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惊醒他的小鸟在他疾驶途中却不幸死去了。
这个经历,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今天,那只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小鸟还被他保存着。
但我想说,那只误入高原的小鸟,它不曾想到过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点燃了他求生的欲望,他的生命因此得到唤醒。②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生命力,才能够征服无望的困境和厄运。
(选自2006第3期((知识窗》,作者祁文斌。有删改。)
1.请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听到小鸟的叫声,为什么泪水禁不住的涌出?请简要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他”至今还保存着那只小鸟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个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画线句子②,说说你读完文章后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答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减)
1、文章题目为“牡丹的拒绝“,牡丹究竟拒绝了什么?细读全文简要回答。
2、文章最后写道“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牡丹的个性和品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
3、文章开头引用欧阳修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4、作者由牡丹联想到人,其实还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联想到人的某种品质。请任选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揭示其包含的某种品质或精神。语言生动,20字左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斯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划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1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乙文临终前,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最后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是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做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
1.请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读画线的句子,联系两个文段,谈谈“这次远征的一切”为什么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品质和风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斯科特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天鹅(节选)布封
天鹅面目美丽,体态优雅,这与它温和的天性相称。天鹅让看它的人赏心悦目,它到哪里,就使哪里因有这装饰物而增色不少。人人喜爱它,欢迎它,赞赏它。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动物能像它那样配受人们如此怜爱,因为事实上大自然没有对其他任何动物赐予这样多的高贵与柔美,并使我们意识到大自然造物竟能达到如此完美的高度。天鹅身姿俊美,形体丰腴,容貌俏丽,色泽白洁,柔和而又传神的动作,时而英姿焕发,时而悠然自得。总而言之,天鹅浑身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令欣赏者感到心旷神怡,感到天鹅不同凡响,同时还认为天鹅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还把天鹅说成天下是第一美女的父亲。上述一切都证明这个风趣而才气横溢的神话是合乎情理的。
我们看到天鹅那样雍容潇洒,在水上轻捷自如地游动,不得不承认它不仅是水禽里的第一航行家,而且是最完美的天然航行术典范。它高昂的头颈、丰满前挺的胸脯很像是劈波斩浪的船首;它宽阔的腹部像是船底;为了有利于快速航行,天鹅的身躯向前倾斜,顺势渐渐向后抬起,最终像船尾一样翘着。它的尾巴是真正的舵,脚蹼是船桨;它的大翅膀迎风半张而鼓起,是推动这艘有生命的轮船的帆,自己操纵着自己前进。
天鹅深知自己高贵,因而很自豪;又深知自己俊美,因而洁身自好。它似乎有意显示自己的全部优点,为求引人注目,为求别人赞美。实际上,天鹅的确令人百看不厌,无论是在远处如有翅的船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宽广的水上游弋,还是应着人声的召唤,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边,天鹅都以各种温柔、流畅和优雅的动作展示自己的美姿和妩媚,让人们任情观赏。
天鹅天生丽质,并且有热爱自由的美德。我们无法对它强制或如奴隶一样禁闭它。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湖沼水泊里。如果天鹅感到不能享受充分的独立,感到被奴役,被囚禁,它就不再停留并安居在那里。它随自己的意愿在水上到处浮游,或者上岸,或者离岸游至湖心,或是沿水边来到高岸下遮阴,钻进灯心草丛中,藏身在最僻静的港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独处地,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与人做伴的欢乐。天鹅似乎喜爱与人接触,它把我们当做自己栖息地的主人与朋友,而不是统治者和暴君。
(
1)从选文看,天鹅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什么人们把天鹅认为是“爱情之鸟”“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人喜爱它,欢迎它,赞赏它”,这三句能任意调换位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作者在文中拿天鹅与船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天鹅热爱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你认为本文与课文《马》在表现的主旨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试简要分析。①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