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有误的一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诗歌首名“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借杨花寓漂泊不定;借“子规”鸣叫渲染气氛。表达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B、“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概括了核心事件。其中的“龙标”与标题中的“龙标”同指地名,即王昌龄谪贬之地。
C、后两句抒情——深切而动人心脾:把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托情于月,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与安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李白,字太白。这首诗选自《李太白集》。
试题答案
1、B
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李白旷达豪放的胸怀。
- B.“闻道”一句既写出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要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 D.三、四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B.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C.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D.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
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有误的一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诗歌首名“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借杨花寓漂泊不定;借“子规”鸣叫渲染气氛。表达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B、“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概括了核心事件。其中的“龙标”与标题中的“龙标”同指地名,即王昌龄谪贬之地。
C、后两句抒情——深切而动人心脾:把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托情于月,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与安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李白,字太白。这首诗选自《李太白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李白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要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景中寓情,为全诗创造了悲凉沉重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叙述路途遥远艰难,表达他对友人关心和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景中寓情,为全诗创造了悲凉沉重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叙述路途遥远艰难,表达他对友人关心和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