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面改之”。在《论语十则》中,孔子也有类似的表述,这两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7、见贤思并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关题目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⑤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⑨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⑩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诵读选文,根据自己对选文的理解,摘抄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
     ②可以为师矣(             )
     ③与朋友交而不乎(             )
     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             )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⑥则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的你对你第⑨则的意思的推断、理解,请你谈谈第⑨则和第③则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⑦则言明了学习的三个境界,请你推断下,说说孔子所说的是哪三个境界?
       知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文中选取一个成语、或一句格言、警句作为你学习或修身的座右铭,先摘抄下来,再说说你选它的理由。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填空。
(1)这些言论选自________,作者是孔子,他名丘,字_______,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 _________。
(2)出自本十则的成语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论语)十则》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   
(2)吾尝终日不食    尝: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1)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2)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________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论语)十则》中的“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都不足取,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儒学的未来》,完成6—8题 (共6分)

儒学的未来

邵汉明

要想解答什么是儒学,先要弄清什么是“儒”?传统的解释:儒是一种职业,即从事“相礼”的工作。在古代,祭祀是一项十分普遍、十分重要的活动,而祭祀仪式离不开礼,要严格依礼来进行。祭祖、祭天、祭神等等祭祀仪式都有十分复杂的礼仪规定,一般人主持不了这样的仪式,非从事“相礼”的儒来主持不可。儒在后来的演变发展,其内涵逐渐泛化,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皆可称之为儒。

我们再从“儒”的字型结构来看,“儒”,左侧“亻”,右侧“需”,人的需要。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儒是关心、关注和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各种问题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儒经过思考和研究所得到的关于人的认识和思想是人所需要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认识和思想的滋养和指导。

儒的如上考察和把握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儒学是有帮助的。那么,何谓儒学呢?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这一定位是没有毛病的。不过,学界更多的是从儒学的内涵或学术旨趣来把握儒学,有说儒学是心性之学,有说儒学是人学,有说儒学是一种政治哲学,有说儒学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等等。照我对儒学的认识和把握,我想说,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笔者坚信,构建精神家园,儒学可以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思想资源。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论语·宪问》)“怀居”即所谓“怀安”;“士”者,事也。孔子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理当用自己的理想去引领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社会,用自己的作为去改进社会;理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否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贪图安逸,就不配做一个知识分子。

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其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儒学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儒学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选自《儒学的未来》)

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儒”是一种职业,祭祖、祭天、祭神等待祭祀仪式也可以由他们严格依礼来主持。

B.“儒”的字型结构意味着,儒是关心、关注和研究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各种问题。

C.“儒”的字型结构也意味着,儒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认识和思想的滋养和指导。

D.“儒”是指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其内涵从古至今的发展中没有变化。

7、下列各项,不能证明“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要为社会、国家、民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B.在天下无道之时,人要“知其不为而为之”,这样,人生才彰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C.“学而优则仕”表面上是提倡读书做官,实质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通俗表达。

D.孔、孟都从追求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的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8、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儒学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它既是安身立命之学,又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B.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C.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中,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儒学是可以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思想资源的。

D.考察“儒”的职业及其演变,分析“儒”的字型结构,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儒学是有帮助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本部分节选自《    》,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不知而不(    )   ②学而不思则(    )

③知松柏之后(    )   ④死而后,不亦远乎(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吾日三省吾身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3分)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本部分节选自《    》,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不知而不(    )   ②学而不思则(    )

③知松柏之后(    )   ④死而后,不亦远乎(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吾日三省吾身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3分)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填空:(6分)

(1)这些言论选自        ,作者是孔子,他名丘,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2分)

(2)出自本十则的成语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3)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2分)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2分)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