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反是”。(《(论语)十则》)
试题答案
13、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论语》中的小故事也不少,往往是借一个小故事来写出几类人,表明孔子的主张,下面的《长沮桀溺耦而耕》就属于这一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②,使子路问津焉③。
长沮日:“夫执舆者为谁④?”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日:“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⑤。”耰而不辍⑥。
子路行以告⑦。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⑩。”
注 ①长沮(j(举)、桀溺:两个隐士的代称。长;形容身体修长。桀:同“傑”,形容魁梧高大。沮:润泽之处。溺:身浸水中。耦而耕;两人在泥水中并排耕作。②过之;经过那里。③津:渡口。④执舆:指执辔驾车。⑤且而二句:况且你们与其跟随避人的孔子,还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且,表示进一层的连词,辟,同“避”。辟人之士,避开与自己思想不合者的士人,指孔子。避世之士,躲避乱世的士人,指桀溺自己。⑥耰(y#u优)而不辍(chu^绰):用耰不停地掩盖种子。耰:农具名,用以击碎土块掩盖种子。辍:停止。⑦行以告: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⑧怃(w(武)然:发呆的样子。⑨鸟兽二句:我们是不可以与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的,我不与世人在一起生活,还同谁生活在一起呢?斯人,指社会上的人。徒,众。⑩天下二句:如果天下合乎正道,我就用不着参与变革社会的事了。与,参与。
(1)翻译下列各句。
①是知津矣!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2)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长沮与桀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孔子的问题持何种态度?孔子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有何反应?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论语》中的小故事也不少,往往是借一个小故事来写出几类人,表明孔子的主张,下面的《长沮桀溺耦而耕》就属于这一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②,使子路问津焉③。
长沮日:“夫执舆者为谁④?”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日:“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⑤。”耰而不辍⑥。
子路行以告⑦。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⑩。”
注 ①长沮(
j(举)、桀溺:两个隐士的代称。长;形容身体修长。桀:同“傑”,形容魁梧高大。沮:润泽之处。溺:身浸水中。耦而耕;两人在泥水中并排耕作。②过之;经过那里。③津:渡口。④执舆:指执辔驾车。⑤且而二句:况且你们与其跟随避人的孔子,还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且,表示进一层的连词,辟,同“避”。辟人之士,避开与自己思想不合者的士人,指孔子。避世之士,躲避乱世的士人,指桀溺自己。⑥耰(y#u优)而不辍(chu^绰):用耰不停地掩盖种子。耰:农具名,用以击碎土块掩盖种子。辍:停止。⑦行以告: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⑧怃(w(武)然:发呆的样子。⑨鸟兽二句:我们是不可以与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的,我不与世人在一起生活,还同谁生活在一起呢?斯人,指社会上的人。徒,众。⑩天下二句:如果天下合乎正道,我就用不着参与变革社会的事了。与,参与。(
1)翻译下列各句。①是知津矣!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2)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长沮与桀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孔子的问题持何种态度?孔子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有何反应?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论语》七则,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D.项为之强 |
2.下面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 | B.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C.可以为师矣仁以为己任 | D.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3.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B.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
C.《论语》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从“其恕乎”中,可以看到孔子故意反问弟子,让弟子迷惑难解来加深印象。 |
D.第六则,用“岁寒”比喻恶劣的社会环境,用“松柏”比喻坚守节操的君子。人们常常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能经受得住环境的考验。与此句有相似意境的俗语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炼”等。 |
4.翻译上面文中的句子(4分 每句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D.项为之强 |
A.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 | B.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C.可以为师矣仁以为己任 | D.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A.第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B.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
C.《论语》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从“其恕乎”中,可以看到孔子故意反问弟子,让弟子迷惑难解来加深印象。 |
D.第六则,用“岁寒”比喻恶劣的社会环境,用“松柏”比喻坚守节操的君子。人们常常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能经受得住环境的考验。与此句有相似意境的俗语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炼”等。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论语》七则,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D.项为之强 |
A.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 | B.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C.可以为师矣仁以为己任 | D.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A.第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B.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
C.《论语》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从“其恕乎”中,可以看到孔子故意反问弟子,让弟子迷惑难解来加深印象。 |
D.第六则,用“岁寒”比喻恶劣的社会环境,用“松柏”比喻坚守节操的君子。人们常常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能经受得住环境的考验。与此句有相似意境的俗语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炼”等。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论语》七则,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D.项为之强 |
2.下面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 |
B.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C.可以为师矣仁以为己任 |
D.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3.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B.第三则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
C.《论语》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从“其恕乎”中,可以看到孔子故意反问弟子,让弟子迷惑难解来加深印象。 |
D.第六则,用“岁寒”比喻恶劣的社会环境,用“松柏”比喻坚守节操的君子。人们常常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能经受得住环境的考验。与此句有相似意境的俗语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炼”等。 |
4.翻译上面文中的句子(4分 每句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