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夸父逐日》).
试题答案
8、未至,道渴而死
背诵默写 (11分,每空1分。)
(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夸父逐日》)
(2)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木兰诗》中作者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诗句是: , 。
(5) ,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7)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9)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定九州。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被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简要概括以上各篇的主要内容。
①《鲧禹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娲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精卫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夸父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各句的含义。
①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
②天不兼覆( )
③夸父与日逐走( )
(4)仔细读四个故事,你能发现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吗?请将其中的一至两点写在以下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古代神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文,完成
1-5题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定九州。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被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1)简要概括以上各篇的主要内容。①《鲧禹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女娲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精卫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夸父追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各句的含义。①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①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
②天不兼覆( )
③夸父与日逐走( )
(
4)仔细读四个故事,你能发现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吗?请将其中的一至两点写在以下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喜欢古代神话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14分)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节选自 蒲松龄《狼》)
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夸父与日逐走( ) ②饮于河、渭( )
③一狼洞其中( ) ④止露尻尾( )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至,道渴而死。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8.用文中语句填空。(3分)
甲文中,夸父逐日中遇到的困难是“ ”;乙文中,“一狼洞其中”“前狼假寐”的用意分别是“ ”,“ ”。
29.面对自然界快速运行的太阳,夸父仍然要与之比拼;面对动物界凶恶狡猾的狼,屠户依然要与之斗争。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3分)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两篇短文均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夸父与日逐走。 ________________
(2)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
(3)文首,白喙,赤足。________________
(4)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至,道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鸣自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夸父逐日》一文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填海》一文表现了远古人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夸父逐日( ) (2)夸父与日逐走( )
(3)未至,道渴而死( ) (4)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2.在括号里补出句中省略的部分。
(1)( )饮于河渭。 (2)弃其杖,( )化为邓林。
(3)未至( ),道渴而死。 (4)(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3.翻译下列句子。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译文:
(2)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译文:
4.“夸父与日逐走”,他胜利了吗?为什么?
5.根据第二个文段写出一个成语。
其实,海啸的发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在一次次经历过海啸后,逐渐认识了海啸。下面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海啸。
海啸是由一系列海浪组成的,从海啸的第一个浪头到达岸边到整个海啸结束,持续时间能够达到好几个小时。呼啸而来的海浪高达9米,特大海啸发生时,海浪甚至高达30多米。海啸的波长通常超过100公里,而海啸运动的时速也高达数百公里,海啸的能量同样也是惊人的,重达数吨的岩石混杂着船只、废墟等等会随着海浪的运动向内陆前进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途地势低洼的地区都将被淹没。
海啸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通常,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这造成海水大量的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
而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则最不常见,通常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通常,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而在发生海啸时,岸边的人们要尽快从地势低洼的地区转移到地势高的区域。而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此时绝不能返回港口,而是应该将船驶向深海区域 。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8日 CCTV.com消息(国际时讯)]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说明了海啸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文段第三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通常,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一句中,“通常”和“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啸是自然灾害,温州今年也遭受了不少自然灾害,比如“云娜”台风、泥石流等,除了自然灾害,在生活中还会有很多人为灾害(如火灾)。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灾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有关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四条)
①某幼儿园小(6)班一间寝室因点燃的蚊香引燃被絮发生火灾,13名幼儿死亡,其中男孩7人,女孩6人,大部分为窒息死亡。4名侥幸逃生的幼儿1人是自己跑出来的,另外3人是被救火人员抢救出来的。事发后据悉,那些困在火烟中的幼儿,除了自己跑出来的一人外,其他的都是在床上大哭。
②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主任称,探测到印尼深海地震的美国官员曾试图发布海啸警告,但是受灾地区没有官方的预警系统,和那一地区联系不上。由于灾难发生得并不频繁,受灾国家意识上有所疏忽。预震预海啸的设备体系比较昂贵,他们也没有那么多资金。
③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它讲的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探究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