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 ,_____。(《礼记·礼运》)
试题答案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 阡陌交通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8.“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乙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1.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本文所写的哪些现象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大同”这样宏伟而美好的社会蓝图。你认为要实现这一理想,我们今天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达的是何种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编纂(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
二、填空。
1.《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2.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 、 。
3.《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___ 。
4.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1.⑴选贤与能。( )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
2.释词: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
⑵不独子其子(子: )
⑶矜、寡、孤、独(孤: )
⑷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
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
大同:
四、翻译下列语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本文选自《 》,其作品大多反映了 思想。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大 道 之 行 也,天 下 为 公,选 贤 其 能,讲 信 修 睦。
3、“壮有所用”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______(a、b、c)处,理由是:
4、指出本文的结构特征:
5、写出与划线词词义相同的成语。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