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联感召了多少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试题答案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题目
古诗词名句填空。
小题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小题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小题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小题4:同是望月,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来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小题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的《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小题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请写出古诗词中能表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空。
【小题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小题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小题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小题4】同是望月,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来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小题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的《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小题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请写出古诗词中能表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空(共8分,第6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

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4、同是望月,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来抒发深

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的《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